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服务信息 >> 正文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关键是”对症下药”

发布时间:2018年5月7日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关键是”对症下药”

抗菌药物是一类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也是目前临床应用中最大的一类药物,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公众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增强,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高,细菌耐药仍极为严峻,为遏制超级耐药细菌的产生和传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工作仍不容松懈。

抗菌药物等于抗生素吗?

抗生素是指微生物在生命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它是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抗菌药物是指微生物产生或人工化学合成的具有抑制或杀菌活性的药物,抗菌药物里面绝大多数是抗生素,此外还有磺胺类、喹诺酮类等人工合成药物。这两个概念很接近,国际上也有将抗菌药物和抗生素名称混用的情况,关系不是特别大。

抗生素越贵效果越好?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先明确患者所患疾病是由哪些细菌引起的,再结合感染部位和患者情况等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如同方言所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没有最好的药,只有用得其所的药。

担心副作用,症状缓解就停药?

一旦确定需要用抗菌药物,就要用足剂量用足疗程。症状稍微缓解就停药或自行减少用量都不可取。减量后不足以杀灭细菌,不仅影响了疾病治疗,反而给让细菌得到锻炼,细菌耐药制造了很好的空间。而且,担心副作用的患者往往需要长疗程治疗,如果用药时间不够长疾病就很容易复发。

患者可以自行购买抗生素吗?

抗生素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感染病的病原诊断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有时候送标本去检验科查也不一定查的出来。需要靠临床医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经验来用药。再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感染菌不一样,选用来治疗的药物也不一样,用多少剂量和多少时间,只有专业的医生才知道。不推荐老百姓自行购买抗生素,也不推荐家庭小药箱里放抗菌药物。

老人、儿童和孕妇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药物在人体内转运和变化的基本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老年人本身脏器功能相对较差,儿童由于还没有发育全,所以用一些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较大的药物就要特别注意。儿童还需要进行剂量调整,老年人有时也需要适当减一点量。如果确定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不用抗菌药物无法治愈。对于孕妇来说,可参照美国FDA妊娠用药安全分级给药一般来说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等B类用药对胎儿较为安全,是孕妇的首选抗菌药物。

抗生素耐药是如何产生的?

耐药菌是全世界都头痛的问题,总体来说,耐药菌增多第一是跟抗菌药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有关。有些患者不需要用抗菌药也用了,适应证掌握不严导致过度应用。第二就是耐药菌传播的控制,中国人口多、密度高,医疗资源相对有限,医院病房里患者密度大,尤不利于耐药菌防控。因此,不仅医务人员要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患者和家属也要注意消毒隔离,尤其注重手卫生,按照医院宣教的提示流水洗手或以含酒精擦手液清洁。

需要指出是,耐药细菌控制问题是牵涉到多个领域。除了医疗机构以外,我国农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大量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这些行业的监控和检测工作。

摘自上海药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