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了两年,我决定给孩子打生长激素!”近日,奥运冠军、拳击运动员邹市明妻子冉莹颖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11岁孩子身高只有136cm,让她十分焦虑,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
在冉莹颖的评论区里,有不少家长都在担心焦虑自己家孩子的身高。
小朋友身高管理及其相关问题,也迅速升温成为新的热点讨论焦点。
1、如何知道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是否正常呢?
2、怎么预测自己孩子能长多高呢?
3、生长发育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科普时间
01如何评估孩子的发育状态?
儿童的生长发育呈现连续性和阶段性,在不同的年龄段,发育的速度截然不同。家长们可以根据生长发育曲线表来评估孩子的发育状态。
儿童正常生长速率:
0-1岁 : 25-26厘米/年
1-2岁 :12-13厘米/年
2-4岁 :7-8厘米/年
4岁-青春期前 : 5-7厘米/年
青春期 :>7厘米/年
孩子的身高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健康状况等。因此,每个孩子的身高增长速率都可能有所不同。如果孩子每年的身高增长速率明显低于上述标准,或者与同龄孩子相比存在显著的身高差异,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身高增长的潜在问题。
02性早熟可能会影响成年身高!
性早熟的定义为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即女孩在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男孩在9岁前出现睾丸发育。
青春期是儿童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青春期身体生长呈线性加速,俗称“窜长”。1-2年后达到身高增长高峰,一般持续1年,男孩增长10cm/年,女孩增长9cm/年。在整个青春期中,男孩身高一般会增长25-28cm,女孩一般增长20-25cm。
注意:如果孩子还没到青春期就突然“窜长”,可能会提前透支孩子骨骼生长空间,影响成年身高。
03如何预测孩子的成年身高?
骨龄检测一种评估孩子生长发育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骨骼发育的评估,可以了解孩子的生长潜力,有助于预测成年身高。主要通过拍摄X光片的方式,检查手腕关节正位各个指骨、掌骨和尺桡骨的出现数目、形态变化,以及骨骼是否融合等,来判断骨龄大小。
骨龄,是指骨的生物年龄,受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共同影响。实际上,这三种激素也是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主要激素。因此,骨龄可以客观反映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也可以参照对比实际年龄,判断骨龄是否超前或落后实际年龄。
注意:长骨的生长决定了孩子的身高,孩子在骨骼闭合之后,就不会再长高。
04适合骨龄检测的孩子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3-15岁的儿童都有必要拍摄骨龄片,尤其是处在青春期体格发育的关键节点,可以通过拍摄骨龄片,了解骨骼实际发育情况。
如果有生长发育落后情况,建议每隔半年检查一次。若是儿童存在肥胖、性早熟、长期生长速率过慢等情况,建议定期检测骨龄。
05关于生长发育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认为父母身材高大,孩子就注定不会矮小。
误区二:盲目抱持“晚长”的观念,认为孩子会像自己当年一样,最终会有满意的身高。
误区三:过度迷信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增高产品广告,认为只要购买这些产品,孩子就能长高。
医生提醒
家长们如果明确了孩子生长发育存在问题,首先要前往正规医院的儿科内分泌门诊进行专业诊断,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骨骼测定、必要的内分泌功能检测,个别患儿还需进行遗传学分析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矮小症、性早熟的成因,严格掌握治疗时机。
服务信息
嘉定区中心医院儿科发育门诊
门诊时间:周六上午
门诊地点:一楼儿科
安亭医院生长发育专科门诊
门诊时间:周六下午
门诊地点:一楼儿科
来源:嘉定区中心医院、安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