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随着年龄增长,您或家人是否容易忘记事情?比如想不起名字,或放下东西就找不到?这些“小遗忘”,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信号。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在这个关爱记忆、关注大脑健康的日子里,我们呼吁:早筛查、早干预,用爱与科学守护珍贵回忆。
科普时间
01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常称“老年痴呆”。它就像一位“记忆的窃贼”,会让人慢慢忘记事情,并影响语言、思考和日常生活能力。
该病与两种“坏蛋白”密切相关—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它们会在大脑中积聚,形成斑块和缠结,阻碍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导致大脑功能逐步丧失。在明显症状出现前,大脑可能早已悄悄发生变化。

02如何早期识别“坏蛋白”?
好消息是:早发现、早干预,可延缓发病5-10年。目前我国这类患者很多,但早期就诊率低,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目前,AD生物标志物检测已成为筛查、诊断和评估病情的重要工具。其中,血液检测因简便、无创,更适合早期筛查与大规模应用。通过血液检测蛋白指标可帮助实现:
早期风险预警
在症状出现前提示患病风险;
精准评估病情
客观反映疾病发展阶段;
个性化干预
为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有效延缓疾病。
03哪些人群应进行检测?
有痴呆家族史或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人群;
无痴呆家族史,存在记忆力减退、言语不畅、注意力下降、听力损失等痴呆早期症状人群;
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群;
长期抽烟、酗酒以及长期睡眠障碍的人群;
长期心理压力和存在抑郁状态的人群;
6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等。
04如何防治阿尔茨海默病?
一级预防
构筑健康体魄,预防或推迟疾病发生
勤动脑:阅读、计算、学习乐器;
多交流:减少孤独感;
常锻炼:保持适宜体重,如太极拳、八段锦;
好习惯:不吸烟,不酗酒;
好作息:保障优质睡眠,规律作息,午睡不超过30分钟;
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叶酸、混合维生素;
管控慢性病:防治“三高”、骨质疏松、心脏病、听力障碍等。
二级预防
抓住早期治疗黄金期
采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以改善认知的药物为基础,配合靶向治疗药物、抗抑郁药等药物。
非药物治疗:如经颅磁刺激、脑深部电刺激、活动体验式、计算机式训练等。
三级预防
综合治疗,加强照护,维护良好生活质量。
服务信息
近期,嘉定区中医医院开展阿尔茨海默病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服务,助力患者更早识别阿尔兹海默病风险,精准预防管理。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全天、
周六上午
门诊地点
嘉定区中医医院(博乐路222号)
门诊2楼210诊室
检测指标
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
磷酸化tau蛋白181(pTau-181)
来源:嘉定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