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干燥,是否感觉全身干巴巴的?这时你要警惕“干症”上身,眼睛干涩小心干眼症、喉咙干痒小心引发咽喉炎、皮肤干燥瘙痒小心诱发皮肤病等,专家支招防治方法,让你冬季不再“干渴”!
1.干眼症
干眼症是四季都可能出现的症状,其中冬季多发。冬季空气干燥,户外风沙大,身体补水不及时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眼睛干涩的症状。在空气干燥、不流通的环境中经常使用电脑,两次眨眼之间暴露的眼睛表面积增加及眨眼次数减少,会使泪液的蒸发加速,成为干眼症的诱因之一。
日常预防:平常应养成多眨眼的习惯,因为眨眼可以使泪水均匀地分布在角膜和结膜表面,保持眼睛润湿而不干燥。久坐的人还要经常起来活动活动,向远处望望,多看看外面的绿色植物或闭目养神,让眼睛得到短暂的休息。尽量不要用手揉搓眼睛,要注意经常洗手,保持眼部卫生。
2.喉咙干痒
喉咙干痒是冬季“恼人”的一个症状,冬季气候异常干燥,空气流通不好,导致室内干燥、闷热,这样就易引发鼻出血,而且多用口腔呼吸然后又会引发咽喉疾病,比如说喉咙干痒疼痛,有异物感。
日常预防:
多用鼻子呼吸。因为鼻子能对空气起到“湿化”的作用,从而净化空气,减少病菌入侵。有些人习惯用嘴呼吸,这会增加染病概率。做好保暖工作,注意室内外温差。室内湿气与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安装加湿器,也可以在暖气上放盆清水,或用湿拖把擦地,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还要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皮肤干燥
冬季气候干燥,皮肤失水较多,环境的湿度低,导致角化症状出现。可表现局部皮肤角质增生、皮肤干燥,有鳞屑、皲裂,一般无主观不适,有时可有痛痒或疼痛,常在冬季加重。
日常预防:
冬季洗澡不宜过勤,也不宜过多使用碱性强的洗浴用品。洗澡后要涂抹有护肤作用的油脂,以保护皮肤的柔润。另外,涂抹防晒油,口服维生素C也可减少皮肤角化症的复发。皮肤干燥多吃“白色食物”,如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莲子等。
(南翔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