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是本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气温低、气候干燥。市民主要以室内活动为主,但人们外出探亲访友、旅游、聚餐机会增多,这一季节应注意呼吸道传染病、食源性疾病和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注意室内通风,预防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得病后可表现高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部分体弱者和老年人得病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根据本市流行性感冒监测,目前正值流行性感冒季节性发病高峰,加上以室内活动为主,接触频繁,易在幼托、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传播和发病,应注意预防。平时室内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多加强户外锻炼活动,提高抗病能力;少去空气浑浊的公共场所。得病后应及时就诊治疗、休息;患有慢性病、体弱和老人等可以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进行预防。
培养儿童个人卫生习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和水痘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皮肤和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 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1 周左右自愈,少数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和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幼托儿童所处场所居住密集,人群间相互接触多,冬季室内空气流通不良,易发生交叉感染,从而引发手足口病暴发。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亦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幼托儿童、小学生极易感染发病,且常会在幼托、小学校中出现暴发。
预防措施上应注意校舍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培养幼托儿童、小学生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易感儿童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预防。幼托机构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做好使用的玩具、食具、毛巾、便器和厕所定期消毒。
注意用气安全,定期检查煤气有无泄漏
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是指人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后产生中毒现象,主要中毒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危及生命。造成人类一氧化碳中毒除煤矿作业、钢铁化学工业引起外,相当一部分系市民不注意用气安全造成。目前本市气候处在冬季寒冷季节,人们喜室内活动,加上门窗常关闭,一旦不注意用气安全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市民应注意用气安全,室内保持定期开窗通风,定期检查煤气有无泄漏。如一旦出现类似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者,应及时关闭煤气、打开门窗,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后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建议各有关单位对居民的家庭取暖、煤气热水器的使用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指导。
做好食品卫生,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
食源性疾病主要借助食品摄入病原菌感染发病,发病可表现散发,亦可呈集体性发生。因此,应注意食品安全尤其食品操作、加工中防止受到病原菌污染。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