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 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2. 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
3.禽流感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禽流感主要通过病禽(H7N9可通过活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蛋托(箱)、垫草、种蛋、鸡胚等物质进行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水源、密切接触和垂直传播。
4.禽流感病毒如何杀灭?
禽流感病毒怕光、怕热,普通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灭,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可以灭活。通过加热(65℃30分钟,100℃2分钟)或普通消毒剂(福尔马林、碘复合物等)也可杀灭。但在低温、干燥以及甘油中可保持数月以上。
5.人与人之间会传播禽流感吗?
目前只发现经家禽传染给人的病例,还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染
的案例。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还没有证据证明是可以互相传染的。不过,WHO警告说,从理论上说,如果病毒变种,就可能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6.为什么禽流感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
第一、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另外, 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 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第二、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 因此,病毒侵入到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对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7.吃煮熟的禽肉、蛋会被传染吗?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杀死,传播的可能性较小, 目前尚未发现由于吃禽肉及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可能进入人体。所以,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风险。
8.买活鸡回家吃是否会被传染?
如果是健康的活鸡基本是安全的,但如果是病鸡就有危险。
WHO警告说,人不管接触什么样的病鸡都同样有危险。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来,但它们至少在飞10天之内还会排泄含病毒的粪便。另外,鸡的翅膀有可能藏有禽流感病毒,所以,鸡翅膀扑打时可能会造成病毒释放。
9.羽绒制品是否传播禽流感?
羽绒制品通常会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传播病毒的几率应当很小。
10.人得了禽流感可以治好吗?
大多数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均可治愈。此病病程短,恢复快且不留后遗症。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病人可因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所以,病人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巳被怀疑为H5N1病毒感染,应马上住院隔离治疗,并报告疫情,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扩散。
11.涉禽从业人员要做到什么?
主动掌握禽流感防控知识;在进行活禽经营和宰杀等过程中,采取相应个人防护;在活禽交易完毕后或就餐前,应做到勤洗手,减少感染发病机会;密切注意自身身体状况,出现发热、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带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12.在禽病流行期间,市民应该怎样预防禽流感?
1、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
2、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搞好环境卫生,勤晒衣被。
3、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和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挡,清洁鼻子后好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洗手后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
4、不要公用毛巾、餐具以及其他个人生活用品。
5、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经常到户外活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控制吸烟。
6、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7、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禽类的粪便。接触禽类后要洗手。
8、不购买来路不明、未经检疫的禽肉和禽蛋。
9、不食用未经煮熟和煮透的禽肉。砧板一定要生熟分开。
10、家中不养鸡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