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如何应对“假日综合征”

发布时间:2015年2月26日

长假过后,人们陆续从各种旅行、聚餐回到规律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你是否出现头晕、眼花、四肢乏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类的症状,这就是在医学临床上被称为“假日综合征”的一种表现。

生活作息要调整

春节期间,亲友聚会天天嗨,会提高我们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导致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建议:尽快“静下来”,避免高强度应酬,在家休息,吃些清淡的饮食,新鲜的水果,听些轻音乐,晚上早睡。

饮食调整身体状态

由于假期“大吃大喝”,假后很容易出现厌食的情况。建议:节后饮食应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冷、过硬、过辛辣的食物,减轻肠胃的负担;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稀饭和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维生素等食品;每天多饮用热茶、活性水或纯净水;适当控制零食,以便缓解身体的疲劳感;如假期摄入过多煎炸、上火的食品,可以适当喝点凉茶,但若假期吃了过多冷冻食品,可喝点姜汤,以调节胃肠的平衡。

给自己适应的时间

出现“假日综合征”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应,给自己一周的适应时间。长假结束了,除了恐惧上班,对工作有排斥情绪外,还有些人因从节日的玩乐中突然回到平静而出现失落、抑郁、提不起精神等现象。建议:上班后一定要给自己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做好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一天中要做几件重要的事情,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更多关注这些事情就会慢慢让自己恢复正常工作状态。也可以根据原有的计划与工作任务,给自己安排多一些的工作,多一些压力,让较大一点的压力促使自己快速恢复以往的工作状态。

运动调整精神状态

假日期间,运动减少,会让人变得“懒懒的”,建议:假期结束后可以进行运动量相对大的,如快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消耗一些能量,重新获得元气。

节后上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睡眠,每天保证6-8个小时的睡眠,同时以步行或慢跑等运动来缓解节假日带来的作息紊乱。

友情建议:家长在矫正自己“假日综合征”时,别忘了孩子,尤其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幼儿园终究没有在家里自由,小朋友会对上幼儿园产生抗拒,尤其在长假之后,抗拒情绪会更加强烈。建议:家长应跟孩子多谈论些在幼儿园发生的事,多鼓励孩子表演一下在幼儿园所学的儿歌和舞蹈,引导孩子对园里生活的美好回忆。

(南翔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