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安全用耳 保护听力

发布时间:2015年3月3日

据统计,我国现有听力障碍人口2780万,每年新增逾30万,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口最多的国家。研究表明,噪声是导致听力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

今天是第16个爱耳日,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的确定,一方面旨在唤起全社会对非职业性噪声,特别是娱乐性噪声的重视;另一方面,希望呼吁加强对娱乐场所及相关企业的噪声执法检查,创建安全的听力环境。

医生提醒注意以下几点对保护听力非常有帮助:

1、远离各种噪音。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容易导致听力老化。如能营造一个较为安静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就能减少噪音对听力的不良影响。

2、避免发生情绪波动过大。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

3、避免乱挖耳朵。平时不要随便用不洁的小木棒、发夹等挖耳止痒,以防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引起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变,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4、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奎宁及其衍生物等,以免发生药物中毒性耳聋。婴幼儿更要禁用这些药物。

5、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从而保护耳内鼓膜不受气压的刺激而发生外伤性耳聋。

6、少吃高脂肪食物。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血管硬化使得内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

7、积极医治感冒。因为感冒能影响耳咽管(从咽部到中耳腔的管道)的通气程度。另外,如用力不当擤鼻涕,会使鼻涕中的病菌不小心进入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化脓感染,影响听力。

8、避免长时间使用随身听。高音量的音频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南翔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