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吃完黄泥螺别急着晒太阳

发布时间:2015年4月29日

黄泥螺是许多老上海人最爱的下酒菜,味道十分鲜美。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吃完黄泥螺再经过日光暴晒很可能会引起日光性皮炎。

黄泥螺中含有感光物质,食后在人体内积聚,经阳光照射后,引起化学反应,而部分人对这些感光物质很敏感,不能正常代谢,继而导致了日光性皮炎。这种皮炎一般被称为“蔬菜日光性皮炎”,常发生于2040岁的女性,儿童发病也较常见。主要是由于使用和接触光感性蔬菜如榆树、叶槐花、马齿苋以及黄泥螺等,再经日光暴晒所致。此病发病较急,一般在进食野菜或蔬菜后5-20小时即发病。表现为人体暴露部位出现浮肿、瘀斑等皮肤损害,严重的会出现水泡、血疱、坏死,发于颜面时肿胀异常明显,并伴有发热、头痛、胸闷、恶心、呕吐等全身性反应。

蔬菜日光性皮炎的发生除与患者的体质密切相关外,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这些野菜或蔬菜含有某种感光素,并且发病率和病情轻重与烹调方法和进食菜量有一定关系。二是患者进食上述蔬菜后必须经日光能够照射的地方,且发病的日期往往是在天气久阴后突然放晴的日子。一旦发生蔬菜日光性皮炎,应立即停止食用与发病有关的蔬菜。过敏症状较重者应立即就医。

(南翔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