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科学预防人感染H7N9病毒

发布时间:2016年1月2日

人感染H7N9病毒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

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测和分离到H7N9病毒,与人感染H7N9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病毒的禽类。具体传播途径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而感染。高危人群为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

市民预防H7N9病毒感染应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一、注意饮食卫生。不购买未经检疫的禽肉制品;加工、保存食品时要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禽肉、蛋类等食品,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二、不要自行宰杀家禽,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的家禽。到定点市场购买禽类产品,不要到流动摊点购买活禽或禽肉制品。

三、不要接触野生鸟类,更不能接触病、死鸟类。

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打喷嚏时注意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身体抵抗力。

如果接触禽类或到过相关场所后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相关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周内,是否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到过活禽市场;

2、是否从事活禽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行业;

3、是否与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有密接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