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气温逐渐回升,但在多霜和春雪时气温时常会骤降;当月又逢春节后学校开学,大量外来流动人员节后返城,人口流动频繁,应注意呼吸道传染病等疾病的预防。二月份正值中华民族喜庆的节日农历新年春节期间,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人们外出旅游、走亲访友、聚餐机会增多,由于饮食不洁、劳累疲惫,人体免疫力直线下降,致使呼吸道、消化道疾病高发。应注意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节日期间还要预防“爆竹伤”。
一、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流行性感冒
二月份是我市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和流行的季节。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预防工作的同时,广大市民也要提高个人防范意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市民除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要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均衡饮食、合理营养,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等个人防护,勤洗手,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增强个人防范意识。家庭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外,市民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节日莫忘饮食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菌借助食品引起的一组疾病,常见有甲型肝炎、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临床上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发病形式可表现散发,亦可呈集体性发生。希望市民在新春佳节期间,应注意食品卫生,不要生吃贝壳类小海水产品,不吃腐败变质不洁食品;一旦出现食源性疾病症状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三、科学预防禽流感
冬春季偶有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的报道。近期有个别地区出现了网络传谣人感染H7N9病例事件。市民需注意关注官方的信息发布,不信谣,不传谣。猴年春节马上到了,春节期间我区市民有吃新鲜宰杀家禽的习惯,有接触的机会自然就存在感染的风险。故提醒广大市民尽量不去活禽市场,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市民应该加强锻炼,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烹饪肉类要烧熟煮透。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就医,并告知医生近7天有无禽类接触史,以及是否去过禽流感疫区,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四、节日注意用气安全,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是指人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后产生中毒现象,主要中毒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危机生命。目前本市气候处在冬季寒冷季节,人们喜室内活动,加上门窗常关闭,如一旦不注意用气安全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这一季节市民应注意用气安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不要密闭房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室内保持定期开窗通风,定期检查煤气有无泄漏,排风管通畅勿堵塞,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如一旦出现类似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者,应及时关闭煤气、打开门窗,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后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另外,在春节和假日期间生活应有规律,保证睡眠充足,节制饮食与烟酒,避免疲劳过度。高血压、冠心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注意防范疾病复发。
(区疾控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