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四月防病提示

发布时间:2016年3月21日

四月份气温逐渐升高,气候明显变暖。根据历史监测资料和传染病流行的规律,四月份是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和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请广大市民做好这些疾病预防。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该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而传播。预防措施主要有: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

感染性腹泻:也称腹泻病,是指病原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以腹泻(即每日3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组肠道传染病。现行的预防策略主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积极推广口服补液盐,合理使用静脉补液,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是有效控制感染性腹泻的一项策略。个人预防措施主要有不喝生水;不食用不洁、腐败、无证和不符合卫生的食品;饭前便后勤洗手,预防感染性腹泻发生。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居民应该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不去接触病人;同时,应该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机构应加强晨检。对于易感儿童亦可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起病急、高热、头痛、咽痛、皮肤瘀点、瘀斑、颈部强直、喷射性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脑膜炎双球菌共有29个血清型,我国常见为A型。占95%,少数为B型和C型。根据流脑发病季节特征,早春季节(3-4月)是流脑好发季节。感染以幼托、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为主,部分青少年、成年人亦可感染发病。未接种过流脑疫苗的儿童请及时去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疫苗接种。

除预防上述疾病外,四月份温差变化大,同时亦表现为春雨连绵的特点,仍需注意保暖,防止慢性疾病复发。外出踏青和旅游居民应注意被犬咬伤和预防意外伤害发生。

(区疾控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