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疫苗案”持续发酵,各种说法尘嚣日上,引起家长们的恐慌。其实问题疫苗最大的风险在于可能失效,导致无法预防对应的疾病。目前,经上海市疾控中心向山东省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本市无相关人员牵涉其中。因此,家长对此也不必过度惊慌。
那么所谓的问题疫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下面的10个问题帮助大家对疫苗接种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一、问题疫苗有哪些?
A:不合规疫苗,仅限二类疫苗。
而由政府提供的免费接种疫苗不受其影响。爸爸妈妈不必因为对疫苗的恐慌和畏惧而不带孩子打疫苗,影响孩子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其中查封疫苗中涉及的种类包括疫苗12种(全部为第二类疫苗)、免疫球蛋白2种、治疗性生物制品1种,分别为: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冻干乙型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汉逊酵母)
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水痘减活疫苗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2种免疫球蛋白,分别为: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
1种治疗性生物制品,为:
细菌溶解物。
二、什么叫二类疫苗?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三、黑心疫苗如何进入医疗接种点?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
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
在中国之声一篇报道中,安徽某医药公司从事疫苗生意的业务员赵某,讲述了自己为何找庞某母女买疫苗及疫苗的去向:
2014年底,赵某的公司要求业务员推销一批“近效期”的HIB疫苗,“近效期”是指接近药品失效期,但仍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的疫苗。但这批的疫苗并没有被接种完,部分“过期”之后被报废。
赵某为了弥补疫苗报废的损失,向接种点谎称回公司调常效期的疫苗,实际上却低价向庞某公司的业务员进了约800支疫苗来“顶包”,销售给了安徽省宿州、淮北下属的乡镇卫生院接种站点。
赵某说,疫苗已经部分被使用,没有发生接种事故和不良反应。
赵某:如果退货的话,公司会罚我,我这边通过QQ群,认识了一个叫庞晨(音)的,也是庞某下面的一个业务员,他说他那边有一些苗,我问了下价格,确实便宜,我想就进一点货,把我原来近效期报废的苗给补上。至于他这个东西没有冷链什么的我真的是不知道,说实话我也是受害者。
赵某告诉记者,这批疫苗被庞某从山东菏泽发出,用大巴车捎带的方式,他再去车站接货,冷链仅靠疫苗内的冰排。
四、问题疫苗究竟存在啥问题?
A:首先要知道疫苗是通过其中含有的“抗原”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来生产抗体从而保护人体健康的。任何一种疫苗的核心关键,就是它的“抗原”部分。
为了保证抗原的生物学活性,大部分的疫苗都应该被贮存在 2~8 ℃ 的恒温环境里面。不论是高温还是冷冻,甚至长时间的光照,都有可能影响疫苗的效力,甚至导致疫苗失活、无效。
而从新闻报导中看,庞氏母女囤放疫苗的仓库显然没有这种严格的温控条件。而且运输疫苗的方式也极其原始。
“在泡沫箱中放入冰块,包裹后通过快递公司发往全国各地”,这么做,不但可能让疫苗冷冻,而且冰块融化之后的水可能浸透疫苗的包装,诱发“二次污染”。
五、冷链断了,后果有多严重?
A:全程冷链才能保证疫苗的质量,那冷链断了会怎么样呢?超温疫苗最大的问题就是失效。
在不合适的保存条件下,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失活,接种之后也无法激活免疫反应,这样一来,再次遇到病原体的时候,机体也就无法得到保护了。
一言以蔽之,就是打了白打。
和无效的假药一样,超温失活的疫苗流入市场也会带来严重危害。对个体而言,接种无效疫苗的后果如何要看疫苗本身的种类。
举例来说,如果接种的已经失效的水痘疫苗,产生不了效果,大不了也就是又得上水痘而已,发发烧,出出疹子,过上十天半个月,大多也就自愈了;但是如果接种的狂犬疫苗,未产生有效保护,发生了狂犬病毒的感染,那就真的是要命了。
对于整个人群而言,无效疫苗带来的影响可能在短时间内并不明显,但长期的潜在风险依然是巨大的:试想,如果大多数人对于一种或者多种疾病的免疫接种都是空白,那势必会大大增加疾病大规模爆发或流行的风险,这才是本起恶性事件所带来的更大后果。
六、问题疫苗目前流向了哪里?
A:昨晚,山东食药监局对外公布了山东济南日前破获的非法经营疫苗案300条线索,其中,上线线索107条,共涉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别为: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重庆、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和山东。
下线线索193条,共涉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线除上线所涉及省份外,还涉及湖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地。
今天上午,相关部门公布了涉嫌此次问题疫苗案的9家药企。
七、疫苗还该不该打?
A:不可否认,预防接种确实存在风险,当然风险极低,不过,在讨论预防接种安全问题时,因为小概率的风险就忽视预防接种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健康收益,很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一方面,虽然新闻是最近才引起社会关注,但是这起案件在去年就已经完成侦办了,涉案人员或被审查起诉,或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而且,从新闻中提示的疫苗效期推算,即使涉案疫苗没有被回收销毁,多数也应该过了有效日期,已经被强制报废了。
另一方面,这次出问题的都是第二类疫苗,而平时儿童必须接种的那些疫苗,属于第一类疫苗。
所以,孩子的接种本上要求必须接种的第一类疫苗,还是应该照常及时去打,不要因为这个事儿耽误了正常的预防接种。
八、可能接种过现在怎么办?
A:这些问题疫苗最大的风险在于可能失效,导致无法预防对应的疾病。不过,家长对此也不必过度惊慌:
比如流感、口服轮状病毒之类的疫苗,一年接种一次,不必过于紧张,只要在今年按时接种即可;
而人用狂犬病疫苗所采用的大多是「冻干技术」,对于温度的耐受性比普通疫苗更强一些。
有研究提示,冻干疫苗在 25 ℃ 下存放一个月,其免疫力仍保持在较高的范围。且狂犬病的平均潜伏期在 1~2 个月左右,而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因注射涉案疫苗造成的狂犬病例报道。
九、还能再接种二类疫苗吗?
A: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专家认为,根据目前的情况猜测,问题疫苗一般是流向了一些不正规的防疫机构,所以,不必过分担心当地正规防疫中心的疫苗,包括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而且,出了这样的事情,相关部门肯定会开始彻(zhěng)查(fēng),整顿相关省市中出现的问题疫苗的接种点。
十、已经注射了毒疫苗,怎么办?
Q:如果真的我的孩子注射过这批疫苗,会中毒或者有害么?
A:如我们之前文章中所说,这批疫苗最大的问题是“无效”,因此不需要过多担心中毒或者后遗症问题。但“无效”本身就是一件有害的事情。
Q:如果注射了这批疫苗,需要如何做?
A:补救的方法就是补种一次正规有效的疫苗。补种疫苗对于防御传染病的好处,远大于不良反应的风险。
目前很多省市疾控部门已经开始调查,之后应该会逐步公布涉及的区域和批次。希望涉及到省市地区进口开展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