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紫黑透亮补益佳 亦是水果亦是药

发布时间:2016年4月12日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许多中药同时也是水果、蔬菜、调味品等食物来源,其中不乏有美色美味者。被称为“民间圣果”的桑葚不虚此名!

成熟的桑葚肉厚饱满,紫黑透亮,味甜汁多,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桑葚成为御用佳品还有一个典故:相传在公元205年,刘邦在徐州被项羽打得丢盔卸甲后,头痛眩晕老毛病复发,以致头痛欲裂,天旋地转,连大便也难解,好在当时黄桑峪桑林密布,桑葚盖顶,为度难关,刘邦只能饥食桑葚,不出数日,头痛眩晕竟不知不觉痊愈,大便也轻松解出,后来刘邦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始终念念不忘桑葚的救命之恩。故事中刘邦思虑劳心,又风寒露宿,血虚又受了风寒,阴血虚常会引起便秘,因此,吃了桑葚很快就神清气爽了。

现代研究证实,桑葚中含有丰富的硒、花青素、白黎芦醇、氨基酸、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B1、B2、PP及C)等各种微量元素等,桑葚的主要价值有:桑葚中脂肪酸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含有乌发素,能使头发变的黑而亮泽;改善皮肤(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有免疫促进作用,可以防癌抗癌;桑椹还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中药桑葚干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血不足及津亏消渴,肠燥等症。

桑葚虽好,但也有食用禁忌,因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性微寒,脾虚便溏者不宜食用;不能够贪吃,桑葚吃太多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少年儿童不宜多吃桑椹,因为桑椹内含有比较多的鞣酸,其会影响到人体对钙、铁、锌等人体所需的元素的吸收。

(委中医发展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