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气温逐渐升高,气候明显变暖。根据历史监测资料和传染病流行的规律,四月份是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和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应做好这些疾病预防。
1.手足口病:
l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l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而传播。
l 预防措施主要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l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l 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
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l 冬春季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人员聚集,一旦出现病例,易形成暴发。
l 可通过被污染的水源、未煮熟的食物、空气飞沫等进行传播。
l 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可伴有恶心、发热和腹痛。
l 个人预防措施主要有饮食卫生,生熟分开,贝壳类水产品烧熟煮透,多吃新鲜、易消化、含钙高的食品;饮水卫生,多喝开水,定期清洗饮水机;注意个人卫生,开窗通风。
l 学校和幼托机构要落实晨检、巡检;定期开窗通风;发现患病学生要及时排查。疑似患者,联系家长就诊,落实暂时隔离措施;做好对患病学生呕吐物及排泄物的规范处置。
3.流行性腮腺炎:
l 简称流腮,是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l 飞沫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
l 居民应该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不去接触病人;同时应该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l 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机构应加强晨检,早期发现可疑病例。
l 对于易感儿童可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来源:区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