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十月份防病提示

发布时间:2017年9月18日

十月份包含寒露和霜降两个节气,气候由热转寒,早晚与正午的温差较大,又正逢国庆黄金周,市民外出旅游、度假、聚会、聚餐机会将会剧增,要注意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食源性疾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和水痘的预防。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可通过被污染的水源、未煮熟的食物、空气飞沫等传播。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可伴有恶心、发热和腹痛。预防措施主要有饮食卫生,生熟分开,贝壳类水产品烧熟煮透;饮水卫生,喝开水,定期清洗饮水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学校和幼托机构要加强晨检和日间健康巡查;定期开窗通风;发现患病学生要及时排查。

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传播的方式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起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预防食源性疾病,一是要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腐败变质、未烧熟煮透食品和被污染的熟食制品;二是规范食品的加工操作,生、熟食物要分开;三是要做好餐具的清洁消毒工作;四是餐饮业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预防措施主要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传染性强,极易在托幼机构、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传播。预防措施主要有: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学校和幼托机构加强晨检和巡检,对出现发热、咳嗽头痛、肌肉酸痛者,立即临时隔离。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水痘传染性强,幼托机构、小学等集体单位一旦发生水痘,极易通过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形成多例感染发病。建议幼托机构注意开窗通风,加强晨检,做好日常隔离消毒。

(来源:区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