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八月份防病提示

发布时间:2018年7月24日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提醒广大公众做好防暑避暑工作,谨防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狂犬病以及食源性疾病。夜间使用空调切勿贪凉,避免夏季流感。

一、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蚊虫可传播多种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我区历年蚊虫监测数据显示,5-10月是蚊虫活动的高峰季节。8月气候有利于蚊虫孳生。建议市民在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夜间睡眠使用蚊帐;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蚊剂;“翻盆倒罐清积水”,消灭蚊子的孳生地。现在,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主要流行地区均已进入流行季节,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商务贸易、旅游运输等人员活动频繁,易出现输入性病例。暑期民众外出游玩增多,建议前往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旅游时,做好防蚊保护,避免蚊虫叮咬,降低患病风险。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适龄儿童应根据计划免疫程序按时接种乙脑疫苗。

    二、高温中暑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上海今年将迎来25-31天的高温天气,较常年(15天)偏多。今年,我区已出现高温中暑病例的报告。根据我区往年高温中暑病例发生规律提示,8月份为高温中暑高发期,易出现重症高温中暑病例,其病死率可达20%-70%。建议市民尤其是婴幼儿及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工作或劳动强度过大的人员以及病人等,做好防暑避暑工作。留意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警,避免在湿热的环境下激烈运动,户外活动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黄昏后。及时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避免喝含咖啡因和酒类等利尿饮品。外出时,穿着清凉、宽松的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不要将婴幼儿、儿童单独留在汽车里。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仁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三、食源性疾病及霍乱等肠道传染病

8月盛夏,细菌增长繁殖快,食物更易腐败变质,食源性疾病及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发生风险增加。建议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等确保用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规范食品的加工操作流程,生熟食物要分开加工保存;食物必须烧熟煮透;做好餐具的清洁消毒工作。市民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日常做饭,尽量本着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则,尽量不剩饭菜;未吃完的剩饭菜一定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而且最好用保鲜膜包好,以防食物在冰箱内交叉污染;饭菜一定要热透后食用,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外出就餐,选择正规餐饮店,少点凉菜,少吃生、半生的海产品、水产品或肉制品等。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后及时就医。

   四、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病人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死率可达100%。8月份,人们穿着清凉,肌肤暴露部位较多,易被犬咬伤、抓伤,得狂犬病的可能性加大。建议市民科学管理宠物,及时主动办理养犬登记证,给宠物接种疫苗,同时圈养好自己的宠物,尽量避免爱犬与流浪犬或无主犬接触;在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居民应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猫、狗等动物,尤其是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不要接近那些拴着的狗和栅栏后面的狗。一旦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应及时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如自来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其次用75%酒精或2~3%的碘伏局部消毒;尽快到就近的犬伤门诊进一步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并视情况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五、流行性感冒

历年监测数据显示,8月份嘉定区将进入夏季流感小高峰。建议市民尤其是5 岁及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人、孕产妇和有基础性疾病的病人提高个人防范意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尽量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天热使用空调时,不要24小时关闭窗户,不要将温度调的过低,和室外温差不要低于7℃。如果出现发烧、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建议戴上口罩,及时主动就医,避免带病上学(培训班)或上班引起病毒传播。

 

 

(来源:区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