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服用中药,提高身体的吸收能力呢?下面,小编给您介绍一下中药的服用注意事项吧!
喝中药需讲究时间
喝中药需讲究时间。常规的慢性病需按时服药,一般在两餐之间服用,上午的九至十点,下午的三至四点各服一次。如果按照医嘱需服用三次的,可在临睡前再加服一次。但如果是急性重病者应根据医嘱尽快服药,不讲究时间和次数,每隔1-2小时或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1次,使药力持续,有利于快速缓解症状和减轻病情。根据病情的不同和药物作用的特点,服药时间也有所不同。比如肠道、肾、肝等疾病,宜饭前服药;咽喉、眩晕疾病宜饭后服药;滋补药、泻下药、驱虫药宜空腹服;安神类药宜睡前服用。
喝中药需讲究疗程
喝中药需讲究疗程,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来判定疗程的长短。同一病情按照个体差异,治疗疗程有所不同。总之,需按照医嘱用药。
喝中药需注意忌口
喝中药需要注意忌口,需要根据药物配伍禁忌和特性忌口。如服鳖甲时,忌苋菜、薄荷;服茯苓时,忌醋;服人参时,忌萝卜等。根据疾病性质也需要忌口。如寒凉病症者,需忌食生冷或性质寒凉的食物;各种热证、上火和外感病的人,应忌食油腻、辛辣、肥甘、煎炸食物;哮喘发作期间,忌食虾、鱼、蛋、奶等高蛋白食物;水肿病患者,忌食盐;皮肤病、痔疮者,忌食羊肉、海鲜、狗肉等发物;肝炎病人,忌食油腻、辣、辛等。喝中药时,忌喝浓茶,浓茶中含鞣酸,会降低中药疗效。
煎煮中药需按照规律
常规的药剂煮沸后再文火煎煮20-30分钟左右。滋补类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慢煎约40-60分钟。芳香类、清热类、解表类药物不能久煎,煮沸后再文火煎煮15-20分钟左右。第二煎的药剂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稍微短一些,煎药过程中要注意至少搅拌药料2-3次。搅拌的用具应当以铜、不锈钢、陶瓷等材料制作的棍棒为宜,搅拌棒应及时清洗后再搅拌下一药料。常规中药的备煎水面一般以浸过药物面2-5CM为宜。特殊的草类或花类药物的煎煮时间稍微长一点,因此最好适量加一些水。常规一剂药煎煮两次。煎煮的时间要根据药物的功能和功效确定。煎药的剂量要根据成人和儿童分别确定。每剂药需平均分为两等份后分装。成人:一般每剂煎至400-600毫升。儿童:一般每剂煎至100-300毫升。每次喝中药一般成人250毫升左右为宜,儿童150毫升左右为宜,或遵医嘱。
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