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九月份防病提示

发布时间:2019年8月26日

9月份,气温仍然较高,但早晚温差加大,恰赶上学校开学的时候,嘉定区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公众,应谨防手足口病,水痘,蚊媒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一、手足口病

根据我区手足口病疫情历年监测数据分析,9~10月为我区手足口病疫情秋季小高峰,手足口病发生可能性仍较大。9月,随着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机构开学,易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15字防病口诀。家长们要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尤其是3岁以下患儿,一旦孩子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易惊、手足抖动、肢体无力、嗜睡、呼吸或心率增快、出冷汗等症状,就有可能发展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应立即带其就诊。市民们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流量大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检、消毒、全日健康观察等日常防护工作,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去就诊。有条件的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接种EV71灭活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及其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二、蚊媒传染病

蚊虫可传播多种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我区历年蚊虫监测数据显示,5~10月是蚊虫活动的高峰季节,易发生蚊虫叮咬。建议市民在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夜间睡眠使用蚊帐;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蚊剂;“翻盆倒罐清积水”,消灭蚊子的孳生地。2019年全球登革热疫情处于较高水平,东南亚疫情规模大于既往3~5年,南美洲巴西疑似病例已超百万例。截至7月,全国疫情较去年同期增长5倍以上。计划前往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登革热、疟疾等蚊媒流行地区旅游的市民,应注意准备长袖衣物(最好是浅色衣服)、驱虫剂等,避免蚊虫叮咬,降低患病风险。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旅行史或蚊虫暴露史。适龄儿童应根据免疫程序按时接种乙脑疫苗。

三、水痘

9月份,学校开学后,集体性活动增多,水痘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尤其是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易引起水痘流行。暑期结束,外出返沪人员增加,增加水痘输入性传播概率。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室内通风,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加强晨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就医;待患者痊愈后方可返校、复工。孩子患了水痘后,要居家隔离休息,暂停上学,以免传染,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病儿用过的一切物品及呼吸道分泌物均应消毒处理,病儿的居室经常通风换气。在水痘流行季节,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水痘病人家串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2014年8月1日后出生的儿童按第一类疫苗接种程序完成接种,其余易感者按2017年新版上海市第二类疫苗接种程序自愿、自费接种水痘疫苗。

四、食源性疾病

9月份天气仍旧较热,适合细菌增长繁殖,食物易发生腐败变质,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加;9月正值学校开学,学生在校集中就餐,需重点关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同时9月将迎来中秋节小长假,市民外出游玩度假,在外就餐或亲友聚会机会增多,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可能性也有所上升,因而存在一定风险。建议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和家庭等应注意饮食卫生,确保食材新鲜;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和带菌检查,如有肠道传染病患者及带菌者应及时调换工作;对食物的保存加工应做到生熟分开,加工环境应保持清洁,处理即食食品前应清洗、消毒双手和工具、容器;冰箱内食物按照“熟上生下”的方式放置,避免交叉污染。市民应食用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生、半生的海产品、水产品或肉制品等;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尽量按需加工食物,如发现变质食物,及时丢弃;外出就餐时选择卫生环境良好的有证餐饮单位。如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嘉定区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