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收获时节已来临,而晚谷亦到了开始播种的繁忙季节,故又称“忙种”。芒种过后的中午,气温较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人们会有一种蒸汽在空气中弥漫的感觉。在湿热的环境中,人们很容易疲倦、萎靡不振。因此,芒种时节养生重点在于补脾祛湿,做到起居有常、适当锻炼、调畅情志,特别在饮食上,应以清淡、祛暑湿食物为主。
睡眠原则:晚睡早起,午睡补眠
从芒种到夏至这段时间,我们要顺应夜短昼长的季节特征,可以适当晚睡早起。但夏天白昼较长,睡眠容易受到干扰,这时候适当的午睡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午睡时间一般以20分钟为宜。对于上班族而言,若不能午睡,也可以闭目养神30分钟。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换洗。同时,也要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但要注意避开太阳直射,做好防暑。芒种后常洗澡可避免中暑,还可使皮肤疏松,利于阳热发泄。
运动原则:适量运动,早晚为宜
芒种时节,气温日渐升高,湿度增加,暑湿常常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此,要注意适度锻炼,增强体质,避免中暑、腮腺炎、水痘、夏季皮炎等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汗为心之液”,因此午时运动流汗最易伤心。有心血管问题的人首先要保持生活的规律性,降低烈日下的活动强度,将晨练时间提早,室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运动时必须保证足量饮水,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糖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千万别贪凉。
情志原则:静养勿躁,怡情养性
芒种时节气温高、湿气重,可使人出现倦怠等症状,要保持心态平和、忌恼怒忧郁,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精神愉悦。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拥有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机体得以宣畅,振奋精神,通泄得以自如。因此夏季要“静养勿躁”,可以食用一些百合、莲子、银耳等一些清心安神的药膳。
饮食原则:食宜清补,苦夏不苦
芒种时节气候炎热,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流失增多,常常感到身体困乏,没有食欲。出现“苦夏”现象,饮食应注重调养脾胃,祛暑除湿。
饮食上要清淡,以多食瓜果蔬菜、豆类为佳,少吃肉食。饮食以清补为原则,不要过咸、过甜。元代医家朱丹溪的《茹谈论》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平时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如黄瓜、丝瓜、南瓜、西瓜等,既能清暑又能祛湿,还可解毒凉血,比较适合这个节气食用。粥也是夏季最适宜饮食之一,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煮粥食用,起到健脾胃、祛暑热的功效。
(本文综合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