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八月防病提示

发布时间:2020年7月28日

八月防病提示

近日,乌鲁木齐市和大连市部分地区重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全球疫情形势依旧严峻,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仍不能放松。随着酷暑来临,市民外出就餐、食用生冷食品增多,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加。建议广大民众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防暑避暑、防蚊灭蚊,注意饮食卫生。

(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出现新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全球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较大。随着国际航班逐渐增多,人员流动逐渐增加,我区8月仍存在境外和国内其他地区输入新冠肺炎病例的风险。该病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建议市民做好以下预防措施:到人员聚集的场所要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工作的营业人员以及就医人员要佩戴口罩。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参加聚集性活动的人员,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养成勤洗手、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工作生活场所加强通风消毒。所有境外及国内高风险地区来沪人员按要求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隔离。

(二) 蚊媒传染病

我区历年蚊虫监测数据显示,5-10月是蚊虫活动的高峰季节。今年,我区雨量丰沛,有利于蚊媒孳生。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主要输入国家均已进入流行季节。暑假期间,民众外出旅游增多,发生输入性病例概率增大。

建议市民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在家里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减少人蚊接触;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蚊剂;“翻盘倒罐清积水”,消灭蚊子的孳生地。有计划外出旅游的人员,因新冠肺炎的全球流行,建议减少不必要的出境安排,如必须出境,需做好防蚊等防护措施。从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回国,若出现发热等症状或体征的人员,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旅行史或蚊虫暴露史。适龄儿童应根据计划免疫程序按时接种乙脑疫苗。

(三) 高温中暑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2020年夏季高温将持续11-21天。本辖区往年高温中暑病例发生规律提示,8月份为高温中暑高发期。重症高温中暑病例病死率可达20%—70%,应高度警惕。

建议市民尤其是体质比较弱的人群、工作或劳动强度过大的人员和户外工作人员,要多留意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警,做好防暑避暑。避免在湿热的环境下激烈运动,户外活动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黄昏后。外出时可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给自己及孩子穿着清凉、宽松的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不要将婴幼儿、儿童单独留在车里。及时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避免喝含咖啡因和酒类等利尿饮品。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

(四) 食源性疾病

酷暑来临,人们户外活动增加,聚餐增多,喜食生冷食品。夏季,食物腐败变坏速度加快,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建议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和家庭等确保用水和食物原材料卫生安全;规范食品的加工操作流程,生熟食物要分开加工保存;食物必须烧熟煮透;做好餐具的清洁消毒工作。市民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日常做饭,尽量本着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则,尽量不剩饭菜;未吃完的剩饭菜一定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而且最好用保鲜膜包好,以防食物在冰箱内交叉污染;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外出就餐、订购外卖请选择正规的餐饮单位。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后及时就医。

 

来源: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