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中医按摩捏捏手,健康舒适天天有

发布时间:2020年8月26日

人的手上有着非常复杂的穴位,平时多按一按这些穴位,就有防治疾病、保持健康的作用。一起来学一学,这几个手部按摩的小技巧吧!


b1f2f5d3c2364e2fa5afacc96a988184.jpg

1、改善颈椎病

现代人经常在桌前一坐就是很长时间,很容易得颈椎病,哪怕还没有到病变的程度,脖子不舒服也是常态。颈椎病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可能带来80多种不适的症状。但其实我们只要拉一拉自己的大拇指,就能预防颈椎病了。

拉大拇指要像这样,拉中有牵,牵中有捏,捏中有揉。

除此之外,拇指还主胃经,可以缓解焦虑、易怒等不良情绪。因此,如果您遇到腹痛、头痛问题,或者你感到精神压抑,可以按一下大拇指,即可得到缓解。


65cf1c0c2f7e4fd4a254ec31537699c5.jpg

2、缓解便秘

便秘也是现在的人经常得的一种病症了,一旦得了这个病,真是让人寝食难安,非常难受。但只要按压一下手掌心的位置,就能预防和缓解便秘。

掌心是大肠经的所在,可以帮助你倾泻身体中排不出去的火气,减缓不适的症状。按摩掌心,可以采用这种拨刮的方式。依次进行按摩,按摩的力气要大一点,按摩到掌心温暖就可。


31b9695ee3474b5da21b9e18dcfd9d04.jpg

3、舒缓四肢

忙了一天了,感觉身体特别累,提不起精神?其实,花几分钟这样做一下手部按摩,就会好得多了。

使用拇指和食指的外边缘,一个接一个地握住每个手指的底部,然后快速向下拉向尖端,每个手指做2-3次。你就会感觉舒服了很多。


d8aa1e68aa3b4d9e94784d5e6698789b.png

4、缓解胃病

应酬不可避免,所以难免胃部不适。正是因为胃病实在太常见了,所以人体中对胃部进行治疗的“大药”也非常容易找得到,就在我们的手上。

多按压一下掌心肉下方胃经汇集的地方,此处的经络主管大肠、胃部、十二指肠等消化系统,把这儿捋顺了,消化自然就顺了。


49ff601074bb4f6abcc3d1978f82c20d.png

5、改善咳嗽、支气管炎、哮喘

治疗咳嗽、支气管炎等疾病,在消炎之外还需要补肾气。但怎么补肾气最方便快速?需要补肾气,就按摩手掌下部这个位置,这是肾上腺反射区的位置。

如果是自己一个人按摩,可以采取这种点式按摩的方式,把肾经、大肠经等位置都按摩到,就能让你呼吸越来越顺、咳嗽也越来越少。


b84165513a984a8e8c098936956c4316.png

6、明目、养颜

手指根部是五官所对应的位置,经常按按这里,可以起到明亮眼睛、美容养颜的作用,让人整个都充满神采起来。

如果感觉睡不着, 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按压。长此以往,对人体的脸部皮肤、身体皮肤都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能让人从内到外的漂亮起来。


9ef8b0e50cd74419b451bb071f3f70bb.png

7、消暑、解烦

这其实是人的心火在作祟,当你烦躁的时候,只需要花几分钟,做一做这个动作,你就会感觉好很多。

这个动作的要领是,交叉十根手指,然后用力相互揉捏指根,揉捏5秒后放松,然后进行下一轮。烦躁的时候捏一捏,火气就没有了。


9ddbe4354fa94f869650b6adabee55eb.png

8、消除疲劳、保健

食指拇指并拢后,虎口出现隆起肌肉旁边的凹陷处就是合谷穴。按压合谷穴,可以消除疲劳、黑眼圈,增强免疫力,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807414d455be41f0b2f2c8d7d1072aa5.png

9、治疗牙痛

揉捏虎口外侧,可以治疗头痛、牙痛等症状。牙痛的时候,揉捏虎口可以有效减缓疼痛的感觉。


6b2e1d6f7ff841a6a1125def8379cd70.png

10、辅助降低血压、血糖

揉捏手臂上距离手腕三根手指左右的穴位,可以有效帮助降低血压。它的位置在手腕两个动脉分支的凹陷处,距离手腕那条横线3指左右的位置。

按压手法很简单,只要持续不断的去按压它,直到感觉轻微疼痛,就达到一定的降血压效果了。按压大拇指根部外侧有降血糖、调节心脏功能的作用。


fb3393a786fc46c38a37c3f6a25bcf7e.png

11、治疗头晕、恶心

当你感觉到似乎要晕车的时候,可以尝试按压一下大拇指的指甲根部,或者用一根皮绳缠绕在你的无名指上,可以有效刺激精神,激发气血,避免头晕恶心。

除此之外,也可以这样攥住无名指进行压迫刺激疗法。


642b4ccb577f478db08e5993f8a2c3d2.png

12、预防关节炎

与此同时,多活动手指,手指上穴位的联动还能产生舒筋活血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关节炎,保持身体健康。

(文章转自养生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