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皮肤干燥、咳嗽、便秘、咽喉疼痛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提倡秋季养生十分合适。
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润肺。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由于秋天咳嗽易发,所以要重视润肺。
起居养生:
防秋乏——俗语说得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防秋燥——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咳嗽等,所以要防秋燥。防秋膘——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到了秋天,天气转凉,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导致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宜人气候,让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在秋天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来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
精神养生:
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是秋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
运动养生: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爬山、打太极拳、游泳等,有计划地增加活动,长期坚持既增加活动量改善心肺功能,又达到防秋膘减肥的目的。
饮食养生:
秋季饮食养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如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梨、芝麻、核桃、百合、银耳、甘蔗、荸荠、柿子、香蕉、萝卜、藕、豆浆、豆腐、乳品、蜂蜜等具有滋阴润肺功用的食物;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等,可避免发散泻肺。
药物养生:
秋季药补的基本原则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忌耗散。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沙参、玄参、百合、石斛(铁皮石斛枫斗)、麦冬、天冬、女贞子、枸杞、芡实、玉竹、干地黄、芦根、葛根、山茱萸、桑椹等。
(区中医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