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我国民间传统养生谚语,来源于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春季摄生消息》记载:“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就是说乍暖还寒时节天气冷暖变化不定,阳气始生尚不旺盛,不可突然减掉衣物。《冬季摄生消息》记载:“寒极方加棉衣”,是说在气候比较寒冷时逐渐添加衣物,“不得一顿便多”,切忌没有过渡地突然更换厚重的冬装。
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天暖和,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阴冷,冬夏长,春秋短。立秋后气温仍常有30℃左右的情况出现,气候学上以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所以此时宜“秋冻”,应暂缓添加衣物,而白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变大,可根据自身体质适当增添衣物。当平均气温低于10℃时就表明冬季已经来临,因为上海冬季气候湿冷,一般认为气温低于10℃时就应穿秋裤防寒了。
平素体质强健的儿童在立秋后可适当“秋冻”,以增强机体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在白露以前仍可穿短衫短裤,但在温差较大时或到有冷气的地方时应加一件轻薄外套,以免冷热交替受凉。平素即体质虚弱易感冒咳嗽的儿童则不宜“秋冻”,因为冷空气刺激最易引发哮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此类儿童尤其应当注意气候温度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特别注意头颈部及下肢的保暖,在体育运动大量出汗后也不要立即脱掉外套,而是应该把汗擦干,补充水分。
我院陈氏儿科是上海市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儿科继承和发扬陈氏儿科学术思想,开设有儿童慢性咳嗽、儿童厌食、儿童哮喘专病门诊,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固定出诊,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区中医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