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扎扎四逢穴或能助力孩子睡眠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日

家中孩子夜晚啼哭不止,睡得好好的,突然就一下子惊醒,满脸的恐惧感,哭闹不止,这可让宝爸、宝妈烦心不已。

我家孩子怎么老喜欢晚上哭闹,这是得了什么怪病?

984c6aab92224bc38be5ed6c86308953.jpg

区中医医院儿科医生张丽娜介绍,宝宝夜晚突然惊恐啼哭,可能是得了睡惊症。

据张医生回忆,曾在门诊遇到一个5个月大的女患儿,一到晚上,宝宝就像是吓着了,哭闹不止。在排除引起夜晚啼哭的其他器质性疾病后,诊断她所得的是睡惊症。再查看患儿的舌头和指纹,患儿的舌尖很红,指纹呈现淡紫色,提示其体内有热象。从家长那里得知,患儿的大便有些干结。家长要求开点中药服用,但张医生反复思索,觉得患儿年纪尚幼,就采用针刺四缝穴的方法,在患儿两手的四缝穴进行挑治。

可没过多久,家长又抱着患儿前来就诊,诉说患儿的夜惊症又发作了,从家长口中得知,前一次治疗后,患儿当晚就睡得很平稳。询问家长患儿两次发病的经过,在经过辨证后,同样采用针刺四缝穴的办法,此后患儿未再前来就诊。

什么是睡惊症?

睡惊症又被称为夜惊,西医认为,其是睡眠障碍的一种。患儿在夜间入睡2小时内,突然出现惊恐状态,随后大叫一声,便开始啼哭。有些孩子哭了会儿,就睡着了,但经过较短时间又开始发生惊恐、大叫、啼哭,容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睡惊症属于中医夜啼症的范畴,临床又分为心经积热型、脾寒气滞型、惊恐伤神型等证型。

睡惊症常见于15岁以下的孩子,此病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有关,即管控睡眠觉醒的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全,导致患儿夜间睡眠障碍。发病也与患儿的居住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睡前过度喂养、喂养方式不当有关。

b458de70145d40bf83e6352be7f1b0fc.jpg

 

“神奇”的四缝穴

四缝穴乃经外奇穴,曾被记载于明代医家杨继洲《针灸大成》,位于手指第2~5 指掌面,近侧指间关节横纹的中央,一手四穴,共八穴。近代医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四缝穴多有发挥。

中医认为,点刺四缝穴有泻热的作用。小儿属纯阳之体,很多外感疾病入里容易化热。从中医和西医两方面考虑,用针刺四缝穴治疗心经积热型的睡惊症有依据。它能够增加消化道、人体肌肉组织对钙离子的吸收,减轻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使得机体得到放松,有助于患儿的睡眠。

现在四缝穴除了治疗小儿疳积、睡惊症外,其治疗范围在逐渐扩大,如胃脘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发热、感冒哮喘等症均有奇效。

 

温馨提示

点刺四缝穴不可随意自行操作,需专业人士进行,消毒一定要严密,如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病患者禁刺四缝穴。

孩子夜啼并非小事,家长需要重视。如果孩子不幸“中招”,应及时就诊。

 

区中医医院儿科

区中医医院儿科由陈氏儿科创始人陈叔达先生创建,并创立了“通、清、调”三法分层治疗儿科疾病,历经几代人的精心发展,已逐渐成为誉满嘉定及周边地区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科室。科室持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擅长治疗小儿咳喘、哮喘、小儿厌食症、婴幼儿腹泻、性早熟,过敏性紫癜等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及儿科疑难症。

持续多年开展的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等中药穴位敷贴疗法配合中频治疗小儿各种慢性咳嗽病症,治疗为根治小儿咳喘开辟了新的途径,受到了广大患儿和家长的欢迎。


(区中医医院供稿)

(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