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节气养生篇——冬至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1日

节气养生篇——冬至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今年在12月21日。俗话说“冬至大如年”,把冬至看得与过年同等重要,因为这天是一年中自天最短的一天,此时“阴气盛极而衰”,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因此,需要精心调养,使阳气逐渐壮大,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为了提高冬季进补的质量以及正确保暖防寒,下面教你如何养精蓄锐抵抗寒冬。

c961613758b544e6865ac8be6f3134f4.jpg

一、要做到科学保暖

过了冬至,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就要到了。俗话说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现在正值一九,气温急剧下降,特别要注意防病保暖,尤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防护。

1.头戴帽,不易寒。头部由于裸露在外面,很容易受风寒。头部一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要想保暖头部,戴帽子很重要,并且最好能捂住耳朵。另外,头上有很多重要穴位,经常按摩头皮,加快血液循环,也能保持头部暖和。

2.保暖先暖脚。寒从脚下起,脚部一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腰腿痛等病症。专家建议,脚部保暖要有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鞋子的尺码应稍大些,最好垫一双棉鞋垫。其次,鞋底应稍高些,这样可以起到与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另外,最好每天用温热水泡脚,步行半小时以上,并坚持早晚搓揉脚心。

3.衣服不能太紧。衣服太紧太厚,不但会限制身体活动,还会影响血液循环。所以冬季穿衣感觉温暖就可以了。一般来说,老人衣着应以质轻暖和为宜,年轻人穿衣不可过厚,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低,应以保暖为主,但切忌捂得过厚、出汗。

4.戴围巾别捂嘴。围巾不可替代口罩用,但很多人戴围巾时,却习惯把脖子、嘴巴一起捂着。其实,这种做法对健康很不利。因为围巾大都以羊毛、兔毛、混纺毛线织成,纤维极易脱落,又因容易吸附灰尘、病菌,而且不是每天都清洗,脱落的纤维、灰尘、病菌就很容易随着呼吸进入体内,引发疾病。

5.室温不要太高。冬天天气干燥,室内外温差较大,一出一进很容易受凉。专家称,冬天室温应该稍凉一些,温度保持在1 8℃一20℃为宜。如果能在室内放一盆水,增加一下室内湿度就更好了。

6.门窗不应太封闭。冬季室内要多通风换气,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要及时开窗,以保证空气清新、氧气充足。

a34b18c66f0b41e8b5fc1f5cda871661.jpg

二、要做到科学饮食

冬至时节,外界比较寒冷,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对较低。此时,主要靠肾脏来发挥作用,肾脏机能越强,生命力越旺盛,所以饮食也应以“滋肾”为主,并做到以下改变。

首先,适当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比如畜禽肉、鱼肉和鸡蛋等。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仅有5%~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是4%~5%。需要注意的是,要增加的是富含蛋白质的瘦肉,而不是脂肪多的肥肉。同时,每天吃肉量最好控制在2两以下。

其次,吃饭前喝碗热粥或热汤。一碗热乎乎的粥,不但会让身体立刻感到温暖,还能暖肠胃、唤醒消化系统,促进食欲。尤其是杂粮粥还能帮助补充B族维生素和钾等多种营养素。此外,冬季气候干燥,更应补充水分,而喝粥也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喝下很多水。除了热粥,饭前喝碗少油少盐的热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再次,零食首选坚果。坚果多数能补肾,与冬季的对应脏器“肾”正好呼应。坚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钙等矿物质,还有一定量的蛋白质,都能帮助人们抵抗寒冷。坚果的营养素密度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冬天食物种类相对较少的缺陷。需提醒的是,坚果最好选原味的,且每天吃的量别超过一小把。

eba7e22aa4504cfba064ec8a2fc2cc89.jpg

最后,多吃黑色食物。中医提倡冬天补肾,而黑色入肾。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黑豆、黑米、黑芝麻、紫甘蓝、紫薯、蓝莓等紫黑色食物中含的花青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它能够预防癌症,增强血管弹性,还可保护视力。

f7b36e69348e4487ad659e3e31ba8c10.jpeg

(本文综合载自网络,如有侵权等,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