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篇—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同时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处在春夏相交之际,它既有春天万物升发的特点,又有夏天多雨热烈的特点。所以,小满时节总是欣欣向荣,热乎乎的,湿漉漉的。这样温热挟湿的气候特点,给一些疾病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比如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湿疹、风疹等皮肤病,腹痛、腹泻等胃肠病,以及手足口等传染性疾病,都是小满时节易发生的。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这一时段人体应注意蓄积一些精气和体力,以备即将到来的暑热天气对人体的损伤,避免“苦夏”的发生。如果小满时节能够打好基础,调整我们的日常饮食起居,注意养生保健,到了长夏时的湿热就不再难耐了。
一、饮食养生
一忌吃隔夜生冷食物,小满时节气温较高,湿度大,给细菌、病毒繁殖创造了条件,隔夜食物易变质,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造成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疾病。小满时节,很多新鲜瓜果上市,尝鲜是人们必做的事,但瓜果应洗净,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太杂,吃了桑葚吃香桃,吃了枇杷吃李子,这样尝鲜得不偿失,反而易伤胃肠,造成疾病。
二忌过食肥美油腻,小满是阳气升发的时节,一些高血压、胆囊炎、精神类疾病等慢性病也会在这个时候开始应加重,所以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麻辣等刺激性食物,特别要忌食一些甘肥滋腻、生湿的食物。清淡饮食有助于调养身心、平缓情志。特别强调,餐桌上时令的野菜不可少,时令菜蔬的天地应时之气最足,有益人体。
特别提醒,小满后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来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由于小孩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和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食用生冷食物。
二、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小满时节昼长夜短,天早早就亮了,人们应见亮就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夜睡可以稍稍晚一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但也不应该晚过11点。睡子午觉是所有季节都应遵循的规则,小满时节睡好子午觉,有助于护阳养阴,使体内阴阳平衡。
小满过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律,适当增加午睡时间,以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三、情志调摄
小满时风火相煸,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古人认为,夏主火,内应于心,夏季应该特别重视对心脏的调养。西医也认为夏日炎热会影响人们的心脏功能,天气变热,体内血流加快,心脏的负荷也相应变大,因此夏季平心静气重养心。夏季切忌心神过度激动,尤其是过于喜悦,这样会伤害心神。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夏季养生的一大关键就是养“心”,而中医所说的“心”并非仅仅指“心脏”,而是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也可晨练,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四、穴位保健
小满这一节气,可按揉足三里与丰隆穴来保健。取足三里穴时,应当膝屈曲,外膝眼向下4横指,旁开胫骨前嵴1横指处;丰隆穴为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常用的保健方法是拇指按揉足三里与丰隆穴:用拇指着力于足三里或丰隆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最后,特别推荐一款适合小满时节办公室久坐人员做的运动:踮脚尖。
1、坐着踮脚尖:坐位背部轻靠椅背,小腿与大腿垂直,使大腿保持在水平状态,脚尖用力向下掂起,脚跟离地,每分钟踮50-60次,每次2分钟即可,每1-2小时做一次最好。这个运动可使下肢经络畅通,消除长时间脑力劳动带来的头昏脑涨感。
2、站着踮脚尖:双脚跟并拢着地,用力掂脚跟,然后放松,频率同前。每次做3~5分钟。这种看似简单的动作,可以有效强健心脏功能,同时可以避免长时间站或坐引起的下肢血液、淋巴液回流不畅。
(本文综合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