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后溪穴:颈肩保健要穴

发布时间:2021年6月18日

fc7a2a1259954544b09c36b4c685c173.jpg

后溪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后”,与“前”相对,指穴内气血运行的人体部位为后背督脉之部。“溪”,指穴内气血流行的道路。“后溪”名意指穴内气血外行于腰背的督脉之部。《通玄指要赋》记载:“痫发癫狂兮,凭后溪而疗理。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

定位与功效

c04c0468998246d0b1bb433d023ab16a.jpg

后溪穴虽然在手上,却是颈肩部保健的要穴,其效果有时比颈肩部的穴位都好。之所以效果好,就是因为它所在的经络是要循行到颈肩部的,即“经络所过,主治所及”。

后溪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具体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内有指背动、静脉,手背静脉网;同时布有尺神经手背支。《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这就说明,手太阳小肠经正是从手上的小拇指、上肢外侧的后缘,走行到肩部,环绕肩胛。因为它与肩部关系密切,所以这条经脉被人称为“肩脉”。而后溪穴就是肩脉上的重要穴位,擅长解决颈肩部的问题,如颈肩疼痛、僵硬、活动困难等。

另外后溪穴还与督脉的经气相通,所以具有舒筋解痉、通督醒神的功效,不仅可以用于治落枕、肩肘臂痛、头痛、咽喉肿痛,还用于急性腰扭伤、足跟痛、胸胁痛、眶上神经痛等痛症,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止痛要穴。

后溪穴保健法

c4843162c02e4c9bb4b105eb2c153ec1.jpg

按后溪穴:以拇指点按或揉按患侧或双侧后溪穴1-2分钟,同时缓慢活动颈肩部,以改善颈肩部的疲劳或疼痛。

艾灸后溪穴:将艾条点燃后,对准后溪穴进行艾灸,艾条与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患者感觉温热不烫为宜,灸10-15分钟即可。艾灸的同时,可缓慢活动颈肩部。

针刺后溪穴:以毫针刺入后溪穴0.5寸左右,或施以捻转手法,同时让患者活动颈肩部,以缓解疼痛,改善活动范围。

工作了一天,颈脖、肩膀、腰背都很累,回家路上,可以点点后溪穴,同时活动活动颈腰,伸展一下臂膀,经络气血运行通畅,从而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本文综合载自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