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的名气虽不如绿豆、赤小豆大,但它仍是当之无愧的“夏天第一豆”。夏季人体最容易感受暑湿之邪气,脾胃不好的人则更易“中招”,常见症状为水肿和腹泻,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痢疾。
白扁豆健脾暖胃,又清暑湿,夏季吃正好可以发挥它健脾化湿的作用。另外,它还对暑湿引起的呕吐、腹泻,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白扁豆更是被李时珍奉为健脾食材的上品,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脾之谷”。
一般健脾的药都会偏温或偏燥,对于有些热象的人可能会加重病情。但白扁豆作为药食两用的佳品,性平和,补脾胃却不滋腻,能除湿又不温燥。常常服食,也不会给体内“加把火”,还能消暑祛湿。因此,白扁豆不仅适合一般人食用,脾胃虚弱的人也可经常吃,可起到健脾和胃的保健效果。
关于白扁豆入药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齐梁间陶弘景著的《名医别录》。明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说:“取硬壳白扁豆,连皮炒熟,入药”,“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人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中华本草》里说:“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能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小儿疳积等。”《药品化义》里说:“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的《中国药典》也说:白扁豆“健脾胃,清暑湿。用于脾胃虚弱、暑湿泄泻、白带”。总之,白扁豆一身是宝,它的果实(白扁豆)、果皮(扁豆衣)、花、叶均可入药。其性味甘微湿,入脾胃二经,有补脾胃,和中化湿,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呕吐、暑湿内蕴、脘腹胀痛、赤白带下等病,又能解酒毒。
适应人群:
中医理论里认为白扁豆性味平和,一般人群都适宜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脾胃不好的人在夏天多吃一些白扁豆,可以健脾和胃、解暑化湿、补虚止泻,对脾胃有很好的养护作用。老年人也可常吃些白扁豆,特别是用大米加白扁豆煮粥,保健效果非常好。
食疗药膳:
1、山药白扁豆泥
食材:白扁豆、山药、红枣、枸杞。
做法:先将白扁豆、红枣、枸杞磨成粉,山药切成小块,然后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将水煮开后改为小火煮至粘稠即可。
功效:白扁豆中的营养物质丰富,煮水喝不仅能够起到祛湿的作用,还有很好的消肿作用。
2、白扁豆薏仁粥
食材:白扁豆、薏苡仁、山楂。
做法:将白扁豆、薏苡仁和山楂一起放入锅中,等大火将水煮开后改为小火煮至白扁豆开花,然后按照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功效:白扁豆薏仁粥是一道食疗,有着很好的健脾开胃、利湿消肿的作用。
3、白扁豆大米粥
食材:白扁豆、大米。
做法:先将白扁豆浸泡4-6小时,然后与大米一起放入锅中并加入适量清水,等大火将水煮开后改为小火煮至大米开花,白扁豆熟软即可。
功效:白扁豆粥有很好的补脾暖胃、利湿消暑的作用,适合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四肢沉重、水肿的人群服用。
食用禁忌:
1、白扁豆含有凝集素,有一定的毒性,加热处理可以使其失去毒性,如果没有煮熟的话,吃了以后很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在食后的三四个小时内,有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现象,所以食用时一定煮熟煮透。
2、体内气虚生寒,脏腑被寒气所困,表现为腹胀、腹痛、面色发青、手脚冰凉的人不宜吃白扁豆。
3、白扁豆不能一次吃过多。《本草求真》里记载白扁豆:“多食壅滞,不可不知。”豆类大多有一个缺点,食用过多容易气滞,让人感到腹部特别胀。所以白扁豆也是不能一下吃过多,可以常吃,但一定要注意量。
4、白扁豆中含嘌呤较高,痛风和高尿酸者一定要少吃。
(本文综合载自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