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节气养生篇——白露

发布时间:2021年9月7日

ee6fbf544e7d41af8741300bc7e8412f.jpg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今年于9月7日交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大。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秋季风所替代,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节气如何养生?白露之时,各地的天气转变会非常明显,白露到来之际,气温会明显下降。那么,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们养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添衣加被

67d42cd1b24a44a5adbd4fae6a1b13d6.jpg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等严重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从“处暑”到“白露”,变化最大的就是昼夜温差了,可以说“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较大的一个节气。气温明显开始下降,早晚须记得及时添衣,以免着凉。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者,稍不留神,就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出现风湿性关节炎等风寒痹证。

注意起居,身不着凉。过了白露节气,天气渐渐转凉,暑气渐渐消失殆尽。俗语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气温下降速度逐渐加快。此时应注意保暖,以免着凉。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体了,以免着凉。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此季冷暖变化多端,尤其是一早一晚更添几分凉意,应及时添加衣被。

二、饮食清润

1154b948cd164eb7b00c6f4d3cd90756.jpg

饮食宜营养清淡。白露时节,要注意饮食,特别体质过敏的人,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秋季对应的是肺,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但肺喜润不喜燥,所以白露季节不能一味进补,建议在饮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红萝卜等。另外,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芥兰、菠菜、绿菜花等,尽量少吃带鱼、螃蟹、虾类、韭菜、生冷食物、腌制菜品和过于甘肥油腻的食物,不要多吃辣椒等,以免影响肺、大便和皮肤。同时,白露季节,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

三、养肺润燥

74e484c362904f27ad7f211d5dd9f40b.jpg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节气,气候特点就是“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秘结、皮肤干裂等症状,甚至引起燥咳,经久不愈。可适当地多进食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可选用一些能润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沙参、西洋参、百合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对于已有燥邪致病之人,可以选用药食同源或泡水代茶的中药。如果确有阴伤之象,表现为口燥咽干、干咳痰少的人,可适当服用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等,比如麦冬、菊花、沙参泡茶等,对于缓解秋燥有良效。当然,这只是对正常人及血虚、阴虚体质的人而言。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时常脘腹胀满、大便泄泻的,应该首先调理脾胃功能,再吃点滋阴食品。有些人将饮食和药品配合起来做成药膳,如冰糖银耳汤、百合粥、贝母梨汤等,因为汤、粥容易消化吸收,这样既能养阴润燥,又不加重脾胃负担,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四、少吃鱼虾

6d22c77701d441b5a8bec599f754aa4a.jpg

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天气凉爽,人们恢复了正常的食欲。在调养身体时,切不可一味强调海鲜、肉类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白露时节要避免口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过敏体质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容易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烧烤、辛辣等食物,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最佳。

五、早睡早起

59760445e2b54760a49bb33c4294a146.jpg

白露节气后我们会发现,天亮的越来越迟,阳气逐渐收敛,而阴气开始盛行,因此我们的起居也要顺应这种变化,尽量能够做到早睡早起,并且在起床后进行适当的活动,能够帮助肺气的宣发。还有就是,秋天的早上空气清新,早起有利于使肺部呼吸新鲜空气,保持肺部活力。

六、动静结合

970b7cae69c34e9890b496516f883237.jpg

白露时节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和容易加重的时期,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此时加强锻炼也是预防疾病发作和缓解病情的有效途径。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例如每天坚持慢跑、快走、游泳、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即为“动”。也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如听轻音乐、散步、冥想等进行放松,即为“静”。从而达到运动调养,养生调摄,动静结合的目的。

白露之后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季节,此时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等。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另外,进入秋季容易出现低沉甚至抑郁的情绪,应注意心理养生,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常笑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七、温水泡脚

7068b59cfa5d4559abc827d7314e4eb9.jpg

白露开始之后,天气就逐渐的转凉了,而此时不少的人会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或者是四肢发冷、乏力等等症状,这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因此,白露要注意补肾气。这时候晚上坚持泡脚,时间掌握在十五分钟到三十分钟之间,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法。

八、药食同源

(一)养生药膳

1、百合五仁炒鸡

做法:取鲜百合30g,板栗仁100g,核桃仁20g,桃仁、杏仁、白果各10g,鸡肉250g,清炒食用。

功效:百合、板栗等均属于当令食材,这道药膳具有润肺健脾补肾,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素有咳喘疾病,肺脾肾不足兼有便秘的中老年人的食补,有助于减少老年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在秋冬季的急性发作。

2、益气补肾延年茶

做法:取生黄芪10g,制首乌、生地黄、百合、枸杞子、桑椹子各5g,红枣3枚切开,开水冲泡或养生壶煎煮后即可饮用。

功效:生黄芪性味甘温大补元气,红枣健脾益气,制首乌平补肝肾,生地、枸杞、桑葚滋阴补肾,每日一剂,坚持饮用能益气补肾。

(二)秋食三白

1、百合—百合银耳粥

12ec53a9036a4ed38a5b6b145cbaf2e1.jpg

百合30克-50克,银耳10克,粳米10克,加水煮粥即食。

功效:既可养阴润肺止咳,又可清心安神定志,治疗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潮热盗汗、心神不安。但对于风寒咳嗽及脾虚便溏者不宜服食。

2、粳米—核桃粥

4d8a7cd9ee2c4f3c879cf75e4f675329.jpg

核桃肉20克,粳米100克。将粳米洗净,白糖适量,加水在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煮熟即可。

功效:该粥有润肺止咳、补肾固精、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肺燥咳喘、肾虚咳喘、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频数、大便燥结等症。

3、雪花梨—秋梨膏

c4d4fcf476714f44aaa9e3cfb7077538.jpg

鸭梨1500克、生姜250克、蜂蜜适量。将鸭梨切碎,取汁。梨汁置于锅内,文火煎至稠黏如膏,加入与梨汁等量的蜂蜜与姜汁,继续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一汤匙,温开水冲化,代茶饮用,每天3次。

在秋季,这道秋梨做成的汤水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润肺、化痰、止咳、安神的作用。

(三)时令水果

1、柿子

b2603e3442e641978828590beccc321c.jpg

作为应季水果,柿子非常适合在秋季食用。而且在柿子中还含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A、C和鞣酸,能够起到降压止血、清热滑肠、润肺生津等功效。

2、梨

0149351a615c4dbdafd3652c0fd32e91.jpg

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尤其对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

3、柚子

859d23404c1644a1a464b240eea45707.jpg

柚子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对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中风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鲜柚肉由于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更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四)养生秋茶

1、青茶

ebeca2d44792400c990d8883a3af42c5.jpg

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乌龙茶、岩茶、大红袍等都属于青茶。青茶不寒不热,温热适中,常饮能润肤,益肺,生津,润喉,有效清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对金秋保健大有好处。

2、枸杞茶

34c8df1ec34a4e5e9979b9715e2b3712.jpg

用枸杞子、桑葚子,加水煎煮10分钟,待温凉后代茶饮用。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钙、铁,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桑葚子《滇南本草》言:"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这款秋季养生茶功效对视力下降都有很好辅助治疗作用。

3、荷叶茶

6d09614b961341049986e92ab4edbf0c.jpg

荷叶及莲芯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热养神、降压利尿、敛液止汗、止血固精等功效。“荷叶减肥,令人瘦劣”,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

《黄帝内经》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在白露这一节气,通过调整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重视保暖,防止秋燥,一般能够起到养生保健、未病先防的作用。当然,如果因为调摄不慎或气候突变而出现了病情加重,应及时就诊,接受正规的专业治疗。


(本文综合载自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