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节气养生篇——立春

发布时间:2022年2月8日

3033c1428ba848cfb80787c148f90f91.jpg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2月3-5日左右,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耕耘播种。故《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自古以来立春这天就会举办众多活动。宋代的《梦粱录》曾有关于祭祀迎春的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当时的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了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立春时有“咬春”的习俗,主要是吃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民间还有踏春的习俗。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一、立春起居——早起晚睡

立春被很多人视为春天的开始,不过其实并非气象学上真正春天的开始。立春后的一段时间里,天气乍寒乍暖,气候变化仍较大。此时人体随着春季的到来,皮肤和肌肉微血管处于迟缓舒张的状态,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容易生病。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衣物,着装要谨记“春捂秋冻”,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晚睡早起,衣着宽松,早晨去散散步,使精神轻松愉快,保持体内的生机。

二、立春饮食——增甘减酸

关于立春的饮食风俗民间有很多流传,其中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明《酌中志》:“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曰‘咬春’。”一方面冬天进补吃了太多的油腻,加上冬天活动减少,导致体内的废物堆积,萝卜可以消食,帮助体内清理废物。同时萝卜味辛,可以发散行气,正好对应着春天的阳气生发,帮助人尽快恢复活力。

300a18088be54dbeae1a2856d8e9363d.jpg

从饮食养生角度来看,春季应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以顺应天时。所以,在饮食调养时要考虑到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适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春芽、春笋等。同时,春季风干物燥,因此饮食上应多吃些多汁蔬果,为人体补充水分。春季适宜食用的调味食物有生姜、葱、大蒜、胡椒、豆豉、香菜等。另外,还适宜食用偏甘味食物,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荸荠、梨、桂圆、银耳等。

春季阳气初生,不宜多食酸收的食物,如橙子、橘子、柚子、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因为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除此之外,要少吃麻辣火锅、羊肉、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容易损耗阳气,导致上火。人体肠胃经过冬季的长期进补和正月的肥甘美食,积滞较重,因此不宜再吃油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同时,爱过敏的人在春季一定要忌食“发物”,如虾、蟹等食物。

三、立春情志——戒怒防郁

895ba8c0f15f4dbd85bf29b916d6134e.jpg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注意保护阳气。中医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神志病、肝病、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戒怒戒暴以养其性,广施博爱,善济仁慈,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条达,身心和谐,从而起到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四、立春运动——适当锻炼

11307b986d744f8db2ee4b770bad44f5.jpg

立春过后,随着气温回升,人们应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春季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功法导引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会消耗津液、损伤阳气、易受风寒。同时由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五、立春保健——五脏导引功

五脏导引功原出自唐代《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明代《遵生八笺》、清代《沈氏尊生书》等相继转载,但文字上略有出入。五脏导引功是一套专门用于治疗五脏疾病的自我动功疗法,分为肺、心、肝、脾、肾脏导引五法,通过练习,可以调补五脏,相对应地治疗各脏腑慢性、虚弱性疾病。

按照中医五行学说,五脏可以与四季相配属,即春主肝,夏主心,长夏主脾,秋主肺,冬主肾。因此,本功法还可作为四季养生防病之法,可以按照农历的月份进行相应的导引锻炼,即春三月做肝脏导引功;四、五月可做心脏导引功;六月及四季的最后一十八天可做脾脏导引功;秋三月可做肺脏导引功;冬三月可做肾脏导引功,天人才能和谐统一,更利于身体的健康。

立春保健,从肝脏导引功开始。正坐,两手相叠,按在一侧大腿上,慢慢向另一侧扭转身躯,保持一会儿,然后身体还原,向反方向再做一遍,左右交替各做15次。还可两手十指交叉,放在胸前,翻掌向前推出,然后再收回到胸前,反复做15次。

进行五脏导引功练习时,要轻松自然,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量力而行,千万不要用力过猛。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等病人不要进行憋气练习。不宜在空腹或饱食后立即进行,至少应在饭后1小时以上方可操作。

六、推荐食物

萝卜:性凉,味辛甘,能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可治疗食积胀满、咳嗽失音、肺痨咯血、呕吐反酸等。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热解毒、利便。萝卜中的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常吃萝卜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疾病。

韭菜: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韭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健胃、强肾等功效。

芹菜:春季肝火旺盛,是血压不稳定的季节,芹菜有预防血压升高的作用,它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烟酸和矿物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软化血管,具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春季可以经常食用。

油菜:春季天气干燥,容易发生口腔溃疡,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油菜可以清热解毒,促进循环,预防口角炎、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等。

西兰花:春季万物始生,易发传染性疾病,西兰花属于十字花科,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花青素,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适合春季食用,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传染病。

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有清肺解毒的功效,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理想的滋补品。

七、养生食谱

孙思邈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结,不足以生存也。”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益寿延年,而饮食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立春养生食谱推荐:

b19eae38648a40998b443b5d02f0dd2f.jpeg

(一)春芽炒蛋

食材:嫩香椿头150克,鸡蛋6个,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香椿洗净,用开水焯香椿30秒到1分钟后捞出沥干,切碎。鸡蛋打撒,建议打鸡蛋加一点点盐。然后热锅倒油,油热了后倒鸡蛋,鸡蛋炒至成形后倒入春芽。加入盐、味精调味,翻炒一下即可。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泽肤健美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吐血,目赤,营养不良,白秃等病症。常人食之可增强人体抗病防病能力。

(二)虾仁炒韭菜

食材:嫩韭菜150克,虾仁300克,盐、葱、姜、料酒、植物油、香油、味精、高汤适量。

做法:虾仁去掉虾线、洗净,用料酒和生抽腌制一下;韭菜洗净沥干,切成段状;葱切丝,生姜去皮洗净切丝。锅中放油烧热后下葱姜丝炝锅,放入虾仁炒2-3分钟,烹料酒,加盐、高汤稍炒,放入韭菜,急火炒4-5分钟,淋入香油,加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有补肾温阳、益肝健胃等功效。

(三)蘑菇炒山药

食材:干蘑菇15克、新鲜山药300克、芹菜100克。酱油、盐适量。

做法:先将蘑菇洗净,再用热水泡约10分钟至变软,并将泡菇水留下备用。同时将山药去皮切小片,芹菜切断,再细切成条,相同大小。油热后,依序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发的菇水,待汤汁略收干后,再加入一点酱油或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固肾、益精等功效。

(四)猪肝菠菜粥

食材:粳米100克、菠菜120克、猪肝80克。盐、姜、大葱适量。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浸泡半小时后捞出沥干;猪肝反复洗净,切成薄片;菠菜洗净,去根切段;姜、葱均切丝;锅内注入约12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用旺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煮成稀饭;放入肝片、菠菜、葱姜丝,下盐调好味,继续煮至猪肝熟透即可。

功效:有促消化、补血健脾、养肝明目等功效。

(五)蜂蜜萝卜汁

食材:白萝卜500克,蜂蜜100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掏空中心,放入蜂蜜,置大碗内,加水蒸煮。

用法:每日2次,随量服。

功效:有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


(本文综合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