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端午养生,健康一夏

发布时间:2022年6月2日

9c4c310092284618a76911cc97ff9aa7.jpg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端午”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之时的开端,火热渐盛,时值芒种节气前后,天气炎热又多雨潮湿,常使人感觉闷热难耐,疲乏多汗。此时以蛇、蝎、蜈蚣、蜥蜴、蟾蜍等“五毒”为代表的毒虫出没,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皮肤病高发的季节。正如民间谚语所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说,端午时节的养生保健,要注重养阳、除湿、驱毒等几方面。

一、起居养生——夜卧早起、保养阳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端午正值仲夏,昼长夜短,顺应天时以保养人体阳气,清晨应早些起床,夜晚需迟一些入睡,适当增加白天的活动,以使阳气充盛。室内保持适当通风,空调的温度与使用时间应有所节制。

二、饮食养生——清淡平补、祛湿辟秽

人体内的湿气是靠脾的运化功能排出体外的,脾胃是后天之本,饮食习惯和方法是影响脾胃最主要的因素,端午时节湿邪较重,人们常感身体困重、食欲下降,甚至皮肤过敏、湿疹,尤其脾胃虚弱的人易出现便溏、腹泻。端午时节饮食宜苦,新鲜、清淡,荤素搭配,营养全面,避免辛辣刺激及温热厚味之品,不贪食水果冷饮,注意环境及食物卫生。尤其要强调的是,水果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大家都很喜欢吃,但水果是生冷、湿重的食物,吃过多的水果无疑是‘湿上加湿’,脾胃容易受损。此外,有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者,尤其要注意养护脾胃,忌吃生冷食物。

321a1f22984a4e6b81445182d1f3e938.jpg

粽子是端午时节的特色食品。糯米味甘性平,能补气健脾开胃,粽叶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有的还加入利水除湿的赤小豆,补中益气的红枣,粽子可健脾补中、清化祛湿,是端午时节清淡平补的食疗方,但老人、小儿、脾胃虚弱者、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

端午养生还可用薏苡仁、红豆、大米煮粥,以健脾养胃、利水祛湿;也可以用佩兰、绿豆煮糖水饮用,有助化湿解暑、醒脾开胃。

三、运动养生

端午前后,湿气弥漫,易阻碍人体气机,而致倦怠乏力,此时应适当运动,使气血周流,则阳气布散,方可精神振奋。健步走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以周身发热、微微汗出、神清气爽为宜,避免过度的剧烈运动。

四、端午习俗

67ada520ea5d4daea6e57493721b578d.jpg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采摘悬挂艾草、菖蒲。艾叶性温,味辛、苦,气味芳香,具有温经散寒、除湿止痒的功效,菖蒲味辛,气味芳香,有化湿祛浊、开窍醒神的作用,因菖蒲叶形似剑,在民间有以菖蒲为剑降服妖魔的传说。端午节挂艾草、悬菖蒲,可芳香除湿,化浊辟秽,驱虫避邪。

1d7f932644ad4bd0b442a6fb6acc024b.jpg

另外端午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里面放上芳香类植物药材以化湿辟秽、驱除蚊虫,提神醒脑。常用的香料药物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丁香、薄荷、砂仁、白芷、桂皮、肉豆蔻、肉桂等。


(本文综合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