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节气养生篇——芒种

发布时间:2022年6月6日

fba8edcfb5cc4fc5beaf35dea81b70da.png

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农历书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农事耕种以“芒种”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古人自古注重养生,讲究的就是“与时俱进”。芒种节气里,气温升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增加后,人难免会感到不适,因此养生的朋友要注意了解以下几点,健康度过炎热的夏季。

一、芒种起居——夜卧早起

在起居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夏天可适当晚睡早起,因夏天太阳升得早,早晨空气清新,气温又相对较低,晚睡早起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对增强体质有益。另一方面,由于晚睡早起不可避免地会使睡眠时间减少,所以在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

317bfd45d7324248ae97109f035717e4.jpg

芒种时气候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多的季节,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阳热”易于发泄,汗出增多,衣衫要勤洗勤换。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二、芒种饮食——宜清淡

在饮食调养方面,唐代孙思邈提倡“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苦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是上乘之选,另外,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

明代李时珍认为粥是夏季最佳饮食,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清心祛暑之品加入粳米中煮粥,凉后食用可健脾胃、祛暑热。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苦味食物大都具有清热解暑、燥湿坚阴的作用。芒种后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等,对人体大有裨益。

三、芒种情志——养心调神

芒种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天气转热,“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恼怒忧郁,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四、芒种运动——适当锻炼

2aeb4f598f5f4be4b1a1fdfd2ba97f57.jpg

芒种时节虽还不到最炎热难耐的三伏天,但气温也已升高,尤其是正午时分。对于爱运动的人,建议在气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者傍晚适当运动,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等低强度运动为好。此外,当人体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的白开水或糖水,可适当喝些淡盐水。

五、芒种保健

1.冬病夏治

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期间,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季疾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2.按摩中冲穴

夏季防中风也可以找穴位,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中冲穴,位于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就有苏厥开窍、清心泄热的功效,是常用穴之一。如果搭配内关穴、水沟穴,还能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

9305d5721f944796927e28dd5c42a4cf.jpg

按摩中冲穴,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用拇指指腹按压中冲穴,力度要适中,每次5分钟,每日2次。中冲穴是心包经的井穴,可以保护和辅佐心脏部分功能,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因此,按摩它能够调理气血,气血顺畅了,才能各司其职,各守其位。

六、推荐食物

苦瓜:味苦,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但吃苦瓜也应注意不要损伤脾肺之气。尽管夏天天气炎热,但也不可吃太多苦味食物,最好搭配辛味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葱、蒜),这样可避免苦味入心,有助于补益肺气。

芹菜:性微寒,味甘苦,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身体活动量小、饮食量少、饮水量不足而易患大便干燥,经常吃点芹菜可刺激胃肠蠕动利于排便。

百合:味甘;微苦;微寒。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薏苡仁: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弊等功效。夏天用薏米煮粥或作冷饮冰薏米,也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补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渗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

水芹:味甘辛、性凉,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润肺利湿的功效。

七、养生食谱

孙思邈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结,不足以生存也。”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益寿延年,而饮食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芒种养生食谱推荐:

(一)豆豉苦瓜

4b0fefa4ef844c6d8605a96ffcea571b.jpg

食材:豆豉50克,苦瓜400克,红辣椒1个,酱油1茶匙,白糖1汤匙,香油1茶匙,素汤3汤匙,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苦瓜去蒂去瓤,洗净切成4公分长、2公分宽的块,加入适量盐拌匀,腌10分钟左右,放入开水锅中烫一下,捞出沥干水分待用。将豆豉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把红辣椒丝去蒂、去籽,切碎。炒锅置中火上,放入3汤匙植物油烧热,放入红辣椒末和豆豉,炒出香味,放入焯好的苦瓜块翻炒几下,下酱油、糖、素汤,烧至汤汁快收干时淋上香油,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

功效: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等功效。

(二)香菇冬瓜球

食材:香菇、鸡汤、淀粉各适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盐、姜、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香菇水发、洗净备用。冬瓜去皮洗净,用钢球勺挖成圆球待用。姜洗净切丝。锅内倒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姜丝煸炒出香味,放入香菇继续煸炒数分钟后,倒入适量鸡汤煮开,将冬瓜下锅烧至熟时,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锅。

功效:有补益肠胃、生津除烦等功效。

(三)冬瓜荷叶扁豆煲水鸭

3bba7f249c0f498985f678588a42b79a.jpg

食材:冬瓜500克、新鲜荷叶半张、扁豆30克、薏米30克、水鸭300克、瘦肉50克。

做法:荷叶切成细丝或小块状;冬瓜切成块;瘦肉洗净切块;水鸭斩成大块去血水,纳入所有食材,加适量水,武火滚沸后,文火炖1小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有清热消暑、健脾利湿等功效。

(四)芹菜百合薏米粥

食材:生薏米100g,水芹菜一颗,百合10g。

做法:将生薏米水洗干净后放入600ml水中,大火煮开,小火煮30~50分钟,随即加入百合,出锅前10分钟,将切好的水芹菜及其根放入锅中,出锅即可。如果不怕苦,也可加入生的苦瓜6~10片,根据自己的口味酌情加入。

功效:有清心泻火、祛湿降压等功效。

(五)绿豆酿莲藕

食材:莲藕500克,绿豆100克,盐适量。

做法:将绿豆洗净,加水浸泡一夜;莲藕去皮洗净后,放入加有白醋的清水里浸泡(主要是防止莲藕变黑);将浸泡好的绿豆用筷子灌入莲藕孔中,一边灌一边用筷子压实;将切下来的莲藕盖子扣回原来的位置上,四周用牙签固定;将莲藕放入锅中,用剩的绿豆也一并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煮一个小时;放一匙盐,再加盖煮10分钟;将莲藕取出切块,和汤一起食用。

功效:有清热凉血、健脾开胃等功效。

(六)参梅甘草茶

食材:太子参、乌梅各15克,甘草6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将以上3味药共煎,代茶饮。

功效:有益气、生津、止渴等功效。适用于夏季伤暑口渴汗多、全身乏力等。


(本文综合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