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防疫“新十条”出炉,嘉定持续推进 中医药干预行动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8日

防疫“新十条”出炉,嘉定持续推进中医药干预行动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的措施》,对风险区划定和管理、核酸检测、隔离方式、保障群众就医购药需求、老年人疫苗接种、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社会正常运转、涉疫安全保障和学校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要求。

241c0ea86dac41179d4259a0d75a2145.png

为进一步做好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有效开展中医药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由嘉定区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嘉定区中医医院组成的中医药专家组,按照中医理论,结合季节特点,针对不同人群人体生理病理特点,共同推荐冬春季新冠肺炎中药防治药方。

一、中药干预方案

(一)普通人群干预方

药物组成:黄芪10g、炒白术6g、防风6g、藿香10g、苍术6g。

功用:益气固表、健脾化湿。

适用人群:普通人群。

(二)特殊人群

1.孕妇干预方

药物组成:黄芪10g、炒白术6g、防风6g、陈皮6g、紫苏梗6g、砂仁3g

功用:理气安胎,扶正固表。

适用人群:怀孕的妇女。

2.儿童干预方

药物组成:黄芪6g、炒白术3g、防风3g、金银花3g、连翘3g、陈皮3g、生甘草1.5g。

功效:益气固表、清热解毒。

适用人群:少年儿童。

3.老年人干预方

药物组成:党参10g、茯苓15g、陈皮6g、炒白术10g、黄芪10g、防风6g、百合6g。

功效: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适用人群:无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4.基础疾病者干预方

(1)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药物组成:生黄芪10g、炒白术9g、防风6g、黄芩6g,金银花10g、连翘10g、生甘草6g。

功效:益气健脾,清热固表。

适用人群: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干预。

(2)糖尿病患者

药物组成:生黄芪10g、防风6g、金银花10g、沙参10g、麦门冬10g、芦根15g。

功效:滋阴固表,清热生津。

适用人群:患有糖尿病或血糖偏高者干预。

(3)高血压患者

药物组成:生黄芪10g、防风6g、菊花10g、炒白芍10g、天麻10g。

功效:清热养阴,平肝固表。

适用人群: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或血压偏高者干预。

(4)冠心病患者

药物组成:黄芪10g、炒白术6g、防风6g、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6g、红景天10g。

功效:益气固表,滋阴复脉。

适用人群:患有冠心病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者干预。

5.密切接触者及医务人员干预方

药物组成:黄芪10g、炒白术10g、防风6g、金银花10g、连翘10g、炙甘草3g。

功效:益气固表,平衡阴阳。

适用人群:密切接触者及医务人员。

(三)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1.煎药用具:使用砂锅、搪瓷、玻璃、不锈钢具,忌用铁、铝、铜器。

2.先将中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

3.(头煎)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腾15-20分钟,倒出。(二煎)再次加水,刚浸过药面即可。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腾15-20分钟,倒出。两次共取汁约300毫升(儿童处方煎出100-150毫升)。

4.一剂中药分2次于餐后半小时温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剂为宜。若有特殊用法的药物需加以注意,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儿童干预方可以使用中药免煎颗粒。

5.如病情发生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

二、中成药干预方案

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连花清瘟颗粒(胶囊)、疏风解毒胶囊等。

用法:一般以说明书1/2剂量服用,3天1疗程。对于风险较高人群,可全剂量使用。儿童请在儿科医师指导下,根据年龄、生理特点辨证酌量使用。

三、中医非药物干预方案

(一)穴位按摩揉按

按摩揉按穴位主要起到保健作用。居家可选迎香、尺泽、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按摩,调畅气机,提高机体免疫力。

穴位位置及取穴方法如下:

1.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2.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找尺泽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即是。

3.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4.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取穴时,采取侧坐屈膝或仰卧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在胫骨向内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5.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

(二)艾灸

在针灸科或中医科专科医师指导下,艾灸特定穴位,可起到芳香辟秽,温通经络的作用,使用药用艾条悬灸足三里、大椎,或隔姜灸神阙穴每次15-3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3-7天,可起到干预作用。艾灸治疗时需做好通风和防火措施,以免引起气道反应和火灾。

四、中医特色干预方案

(一)药膳处方

1.冰糖川贝雪梨饮:雪梨1个切块,冰糖适量,川贝3g加水,煮30分钟,食梨饮水。

2.银耳百合雪梨汤:雪梨1个,银耳、麦冬、百合适量,加水,煮至雪梨变软食用。

(二)足浴香囊功法

1.足浴:金银花15g桑叶30g菊花30g板蓝根30g柴胡10g薄荷9g荆芥10g防风10g苏叶10g。上药加水2000ml左右,水煎10分钟,去滓,待水温适宜时泡脚10-20分钟。

2.辟瘟香囊:羌活6克,柴胡6克,大黄3克,苍术6克,细辛3克,吴茱萸3克。研成细末,装入布袋内,挂佩在胸前,时时用鼻闻之。

3.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五、生活起居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逗留时间;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更衣,戴口罩,少聚集,室内多通风。

(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做到心神安宁,情志舒畅。保持心理平衡,戒慌戒躁。

(三)“食饮有节”。饮食清淡、规律,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及牛奶、鸡蛋等,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勿食野生类动物食品。

(四)“起居有常”。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作息要规律,充分休息,保证睡眠充足,适当锻炼身体,可用导引、太极拳等,宜进行有氧运动。

提醒:有中药干预方需求的市民,请至嘉定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咨询,由中医医师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后开具。

        (区中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