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七月防病提示

发布时间:2023年6月26日

7月,本市进入酷暑,雨水也较多,有利于细菌增殖和蚊虫滋生,易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境外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严重,境外输入性病例有引发传播的风险,建议广大居民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饮食卫生,切实当好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新冠病毒并未消失,国内不断检测出全球流行的变异株,再次感染风险仍然存在。该病毒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传染力强,感染者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腹泻等,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易发展成为重症或危重病例。

广大居民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餐时使用公筷,保持居家和办公环境通风良好;践行健康的生活行为,适当锻炼,均衡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就诊;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及未全程接种的民众,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接种疫苗。

(二)手足口病

我区既往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手足口病仍处于流行期,暑托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等人群密集,易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建议市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牢记“出门在外,防病入口;规范洗手,健康常乐”口诀。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暑托班、补习班等集体机构应加强晨检、消毒、全日健康观察等日常防护工作,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去就诊。有条件的家长应及时带孩子接种EV-71灭活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及其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三)蚊媒传染病

我区历年蚊虫监测数据显示,6-9月是蚊虫孳生与繁殖的高峰期,蚊虫孳生有利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蚊媒传染病传播。境外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主要输入国家均已进入流行季节。

建议市民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蚊剂等。室内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减少人蚊接触。居家环境需“翻盘倒罐清积水”,消灭蚊子的孳生地,保持环境清洁。从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回国后,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旅行史或蚊虫暴露史。

(四)食源性疾病

7月天气炎热,气温适宜细菌快速繁殖,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民众喜食生冷食物,聚餐宵夜人数增加,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建议广大市民购买食品、原材料时选择正规厂家、正规商超,选购包装完好、标识清晰、在保质期内的产品。厨房用具生熟分类,保持食品贮存和加工的场所、器具清洁。烹饪后尽快食用,未吃完的食物应存放在带盖的器皿中或用保鲜膜封住冷藏,冰箱内食物按照“熟上生下”的方式放置,避免生熟接触,发现变质及时丢弃。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水产品或肉类等,饭菜要彻底烧熟煮透后再食用,蔬菜、水果要清洗、削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外出就餐和购买外卖食品,应选择正规的餐饮单位。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尽快就医。

 

 

来源: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