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虹无影
如今小雪时
——今日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每年的公历11月22或23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40°的时候,即为小雪。“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逐渐变冷,降水量逐渐增多,并非指天气预报中降雪强度小的雪。
一、小雪养生要点
(一)起居:早睡晚起
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日常起居应该注重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保证睡眠时长以固护阳气,以待来年春日生发。冬日最好的起床时间就是太阳出来后,当位于地面的寒气被驱散之时,可以防止寒邪伤阳气。在冬日里负日而行,还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二)饮食:不忘去火
小雪节气天气寒冷但降雪不多,室外干燥寒冷、室内温暖燥热,人体的津液不断被外在环境所吸榨,加之冬天饮食偏温补,本就容易上火,再遇寒邪侵袭则十分容易感冒。因此,小雪饮食应在吃温热食物的同时,配合吃一些去燥而滋阴的食物,以缓解温热食物的燥性,如萝卜、山楂、山药、菠菜、白菜、黑木耳等。此外,小雪饮食还应多饮汤粥。如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对于爱喝汤的朋友来说,可以适当喝些鸡汤,有很好的补虚功效,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鱼汤则有健脾开胃、止咳平喘等功能。如不具备食汤饮粥的条件,则一定要注意保持水分摄入。可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能降低血液粘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煮白萝卜以清热利尿、煮梨水以润肺止咳。
(三)着装:防四寒
“若要安逸,勤脱勤着”,小雪节气要做到衣服酌情增减、随增随减,在温暖的室内不要捂得太严,以温暖不出汗为好,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一冷一热。
大家可重点护住这4处——
防脚寒:睡觉前泡个脚,可使下肢血管扩张、头部相应缺血,能够帮助睡眠。
防头冷: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风寒,所以一定要戴帽子。
护胸背:前胸和后背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之所在,此处受寒,容易诱发冠心病。
护腰腹: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因此,冬日养生,要护好肾脏所在的腰腹。
(四)运动:注意热身
小雪时节,运动要持之以恒。动能升阳,动助血行气畅,通过运动,可以改善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使人精力充沛。运动还能减轻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对于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来说,最好将锻炼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运动之前要做好热身运动,运动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快步走、跳绳、跳迪斯科、打太极拳等,运动过程中要避免大量出汗。
(五)情志:调整情绪
小雪节气中,天气时常阴冷晦暗,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容易引发抑郁症。此时,可听一些舒缓心情的音乐,有助于情绪调节。如被烦恼困扰,出现抑郁易怒等肝气郁结症状时,应多听“角”调式乐曲,如《胡笳十八拍》,以疏肝理气。
二、小雪保健-穴位养生
“小雪”时节应顺应冬季敛阴护阳的特点,重在补肾。
(一)太溪穴
功效:补肾气、益肾阴、健脑髓。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对侧手的拇指指腹按揉太溪,力量柔和,以有酸胀感为度。
(二)肾俞穴
功效:补肾纳气、健骨强筋、充耳益髓。
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方法:操作者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肾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穴位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再用手掌大鱼际紧贴于穴位,来回摩擦穴位,使局部有热感,以皮肤微红为度。
三、小雪保健要点
(一)艾灸泡脚
进入小雪节气,气温继续下降,阴寒继续增加,此时我们应该注意防寒,可泡脚、艾灸保护阳气。建议每天泡完脚后用双脚掌对搓,或用右手搓左脚,左手搓右脚,坚持按摩可使精力旺盛,体质增强,提高御寒能力。泡脚时最好使用大且深的木桶,以水位能浸到小腿一半以上为原则。对于无泡脚禁忌症的人来说,浸泡时间约20分钟,水温一般40℃上下即可。艾灸冬补推荐两个比较好的穴位——八髎穴、太溪穴。
(本文综合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