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节气养生篇——大寒: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发布时间:2024年1月20日

节气养生篇——大寒: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ee9ecd304f8a4ee38c99eabe6b05843f.png

大寒到顶点

日后天渐暖

——今日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日左右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

一、大寒养生要点

(一)起居:早睡晚起养阳气

大寒时节,天气严寒,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则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在此期间,不建议大家在寒冷的早上或晚上进行户外运动。

(二)饮食:多吃温苦停补品

大寒时节寒冷依旧,饮食还是应以防寒补肾为主,如枣、黑豆、核桃、黑芝麻、桂圆、木耳、银耳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此时人们经过了一冬天的肉类滋补,往往会产生内热,再加上体外寒冷,很容易招致外邪而感冒。

对于这种“吃”出来的感冒,我们可以稍微吃点儿苦,泻泻火,比如苦菊、苦瓜、芹菜、生菜等。也可以在炖肉时加几块萝卜,或搭配素炒萝卜丝、蒸萝卜糕等食用,可以防止冬季进补太过造成的消化不良。

最重要的是,大寒时我们就不能再大补特补了,尤其是阳气偏盛、易便秘和上火的人群,更不要刻意进补,饮食也应向清淡转变。

(三)着装:保护头脚防外寒

天寒地冻的天气,寒气最盛,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以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关节痛、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头为诸阳之汇,寒从脚下而起,这两个部位保暖好了,身体才能真正暖和,少生疾病。

(四)运动:适当运动养身体

大寒时节,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老年人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运动时务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

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此时气温很低,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另外,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较暖和时进行。

二、大寒保健-三忌

(一)忌辛辣

大寒时节,食疗进补、运动减少、消耗下降,如再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很容易出现消化道问题。可适当食用一些“清凉”食物,如用莲藕榨汁、配上蜂蜜一起服食,可以起到润胃、促消化的作用。

(二)忌过劳

天干物燥、室内温度高,人也容易变得急躁易怒,出现头痛眩晕、口苦、咽干等症状。此时,除了要养护脾肾之阳,也要注意调养肝的气血,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避免因身体劳累而导致情绪不稳。

(三)忌风寒

此时寒潮频发、气温起伏不定,如果防寒保暖不够,很容易导致风寒感冒,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外出时戴帽子和围巾,捂好头、背、腹部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

三、大寒保健——三宜

(一)饮热茶

大寒是冬春交接的节点,女性以及阳气虚弱的人要格外注意补血养阳。可将党参、山药、肉桂洗净,打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口;大枣洗净,去核。上述药材置于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15分钟即成。每日午饭后温饮,有助滋补肝肾。

(二)健脾

大寒节气饮食一定要注意荤素搭配,既有补养之效,又可预防上火。在肉类的选择上,阴虚内热的人群可选择性凉的鸭肉;怕冷体质、易腹泻、湿气重的人群可选择鸡肉。

(三)喝热粥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可取葱白7条、生姜5大片(捣碎)、白糯米30g,用水900ml,煎清粥400ml,加入老醋75ml。趁温热服用,能发散风寒。

 

(本文综合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