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六月防病提示

发布时间:2025年5月21日

6月,高温和梅雨季节即将来临,有利于蚊蝇孳生。蚊媒传染病、手足口病、夏秋季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建议广大民众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蚊灭蚊,注意饮食卫生,多病共防。

(一) 蚊媒传染病

我区历年蚊虫监测数据显示,5-10月是蚊虫活动的高峰季节。6月气温升高,雨水增加,蚊虫进入孳生与繁殖活跃期,利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疾病传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主要输入地均已进入流行季节。

建议市民出境旅游或公务,关注目的地蚊媒传染病流行情况,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蚊剂等;室内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减少人蚊接触;居家环境需“翻盘倒罐清积水”,消灭蚊子的孳生地,保持环境清洁;从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回国后,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旅行史或蚊虫暴露史。

(二) 手足口病

根据既往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是我区发生手足口病的高峰时期,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易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建议市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15字防病口诀;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检、消毒、全日健康观察等日常防护工作,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去就诊;有条件的家长应及时带小孩接种EV-71灭活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及其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三)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

6月气温升高,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霍乱、菌痢、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容易发生,一旦感染会引起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学校等集体单位还需谨防诺如等肠道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建议广大市民践行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和外出回家后要彻底洗手;看护人员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要喝开水,不吃生冷食物,就餐时选择正规餐厅或外卖,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学校、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和全日健康巡查;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对出现相关症状者要立即临时隔离,及时做好患者呕吐物和/或腹泻物的规范处置,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播。

(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目前全球疫情形势未见好转,仍有新的变异毒株输入国内,已感染康复人员有再次感染风险。该病毒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传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易发展成重症患者。感染者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腹泻等。

建议市民居民应继续做好预防措施,尽量错峰出行,避免交叉感染,在人流密集处规范佩戴口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就餐时使用公筷,保持居家和办公环境通风良好;践行健康的生活行为,适当锻炼,健康饮食,均衡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就诊。

(五) 高温中暑

6月份温度逐渐升高,儿童、老年人及工作或劳动强度过大的人员发生中暑的风险较高,高温作业单位易发生人员中暑。重症高温中暑病死率较高。

建议广大市民尤其是需要高温作业的人员,留意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警,在炎热天气下采取措施防止中暑;避免在湿热的环境下剧烈运动,户外活动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黄昏后;不要将婴幼儿、儿童单独留在车内。给自己及孩子穿着清凉、宽松的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及时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避免喝含咖啡因和酒类等利尿饮品;选择清淡饮食,少食高油高脂食物;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仁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来源: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健康监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