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生活 >> 正文

节气养生篇——秋分:昼夜均分寒暑平 金风玉露共澄清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9日

节气养生篇——秋分:昼夜均分寒暑平 金风玉露共澄清

bdc74b72b5bc43b7ad589984d3960451.jpg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点绛唇》谢逸·宋代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阳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时节,暑热退散,凉风习习,天高云淡,金桂飘香。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后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

《素问》有言:“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分养生,当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重点在于养收、防燥、益肺。

1.起居·早卧早起

秋分后阳气收敛,阴气渐盛,应早睡早起,以顺应自然节律。早起可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 睡前可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至身体微微出汗,帮助睡眠。

2.饮食·少辛增酸

秋分时节饮食宜少辛增酸,多食酸甘润之品以润肺生津。如苹果、梨、柚子、葡萄、山楂等酸味水果,可收敛肺气;蜂蜜、百合、银耳、芝麻等甘润之品,可滋阴润燥。秋分后应少食葱、姜、蒜、韭菜等辛味发散之品,以免耗伤津液,加重秋燥。

推荐食疗方: 

百合银耳粥

食材:干百合30克,干银耳15克,糯米5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枸杞少量。

做法:干银耳、干百合提前泡发待用;将泡发好的银耳、淘洗干净的糯米、粳米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为小火慢炖约1小时,至米粒开花,银耳析出胶质,粥体变得粘稠;加入泡好的百合,继续用小火煮20-30分钟,至百合变得酥软透明;关火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枸杞。

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6a68d020df1e47828cfd1135a516420d.jpg

杏仁雪梨汤

食材:雪梨2个(约600克),杏仁20克,冰糖30克。

做法:雪梨洗净,去皮核,切成块;杏仁洗净沥干;锅内烧水,水开后下雪梨、杏仁及冰糖,开大火煮5分钟后,改小火慢炖1小时即可。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

a008335cd44c47a2b68376e95a60fc2c.jpg

3.运动·舒缓平和

秋季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等,以微出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

推荐“拍八虚”:

定义:“八虚”指两肘(肘窝)、两腋(腋窝)、两髀(腹股沟)、两腘(腘窝),《黄帝内经》曰:“人有八虚,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中医认为,这些部位是气血运行的关键节点,也是邪气易积聚之处。

操作:用空心掌,按照从轻到重的力度去拍打八虚部位。每天拍1 - 2次,每次3 - 5分钟就行,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每次拍到八虚处感觉温热或者皮肤有点微微潮红。

功效: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4.穴位按摩·养肺防燥

迎香穴

定位: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操作:用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时针逆时针各揉搓20-30次,以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功效:通畅鼻窍,润肺防燥 。

aab41c187a264a0cb32dfdd6fa9f1720.png

足三里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力度以酸胀感为宜,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益胃。

24cf778b5ac9447b8269e0955d041405.jpg

鱼际穴

定位:鱼际穴在手掌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操作: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鱼际穴,力度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感但不刺痛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每日2-3次。

功效:清透肺热,凉血利咽。 

 

556026a14da945a8aae27705f6acb287.jpg

(本文综合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