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19-00654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委 |
发文日期: | 2019年04月29日 | 主题分类: | 疾病防控 |
关键词: |
五月防病提示
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外出游玩和朋友聚餐增多,在此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谨防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猩红热和食源性疾病等,以免影响快乐的假期生活。
一、手足口病
5月份,我区手足口病正处于夏季高峰(4—6月)。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机构人群密集,暴露和传播机会增加,易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15字防病口诀。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流量大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检、消毒、全日健康观察等日常防护工作,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去就诊。家长们应随时关注患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病情变化,如孩子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易惊、手足抖动、肢体无力、嗜睡、呼吸或心率增快、出冷汗等症状,有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立即就诊。有条件的家长应及时带小孩去接种EVA71灭活疫苗,可以预防EVA71病毒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及其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二、麻疹
根据麻疹流行特征,5月份为麻疹发病高峰期。麻疹是呼吸道传染病,易在病人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通过飞沫传播;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5月份气温升高,五一小长假期间出游人数增多,人口流动性大。随着人口流动,可能存在免疫空白人群流入。因此未得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应及时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家长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个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
三、水痘
5月份气温反复,机体适应力、抵抗力下降,假期市民集体活动和聚集性活动又相对较多,增加患病风险。建议市民加强室内通风,做好日常消毒工作。个人应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014年8月1日(含)以后出生的儿童按2018年版上海市第一类疫苗接种程序规范接种水痘疫苗,2014年8月1日以前出生的儿童按上海市第二类疫苗接种程序自愿、自费接种水痘疫苗。
四、猩红热
猩红热是以发热、全身皮疹、“杨梅舌”、咽痛等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染性强,潜伏期一般为1-3天,主要侵袭4-8岁儿童,多发生于托幼儿童和小学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单位,易造成聚集性疫情。历史监测数据显示,5月我区开始进入猩红热的高发季。儿童应加强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和会洗手,以减少发病。儿童一旦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诊断为疑似和确诊病例的患儿应给予隔离治疗,并遵医嘱治疗。学校或托幼机构应认真开展晨检、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尽快就医和隔离治疗,对患儿接触过的物品应消毒处理。
五、食源性疾病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市民外出游玩度假,在外就餐和亲友聚会增加,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加。随着气温升高,食物腐败变坏速度加快,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建议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和家庭等确保用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规范食品的加工操作流程,生熟食物要分开加工保存;食物必须烧熟煮透;做好餐具的清洁消毒工作。市民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日常做饭,尽量本着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则,尽量不剩饭菜;未吃完的剩饭菜一定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而且最好用保鲜膜包好,以防食物在冰箱内交叉污染;饭菜一定要热透后食用,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外出就餐,选择正规餐饮店。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后及时就医。
来源: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