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3-00000035 发布机构: 区卫生健康委
发文日期: 2023年01月18日 主题分类: 疾病防控
关键词:

二月防病提示

发布时间:2023-01-18 浏览次数: 【字体:

从去年年底开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国出现一波流行高峰,1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目前全国多地顺利度过第一轮感染高峰,疫情发展态势趋于稳定。经综合研判,我市已经度过本轮疫情感染高峰,社区传播强度明显下降,疫情走势趋稳向好,已处于较低流行水平,疫情防控处于“保健康,防重症”的新阶段2月也是流行性感冒、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时期。建议广大民众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居家和个人卫生,多病共防。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国内外流行优势毒株,其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现有疫苗对预防该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效。

临床以发热、咽干、咽痛、咳嗽、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重症患者较少,主要和基础病有关,比如原来患有肝肾功能问题、高血压、糖尿病等,应及时就诊。

请广大市民践行健康的生活行为,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倡导公众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自觉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根据病情及时就医,并尽量避免接触家里的老人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疫情严重期间减少聚集,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3岁以下婴幼儿等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符合条件人群“应接尽接”新冠疫苗,倡导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积极主动全程接种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对于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气象部门预报提示嘉定区2月份气温仍然较低,根据往年病例发生规律,2月份是我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期。

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是指人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后产生中毒现象,主要中毒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危及生命。

天气寒冷,市民应注意安全使用炭火取暖,不用桶、盆或没有烟囱的煤炉在室内直接取暖,室内生火取暖要定时通风换气。安全使用燃气热水器,选购平衡式或强排式燃气热水器,淘汰烟道式和直排式燃气热水器,更换使用超过一定年限的热水器。使用燃气灶具点火前要检查是否漏气,使用中,人勿远离,严防溢锅将灶火浇灭;使用后、临睡前、外出时,要检查灶具开关和管道阀门是否关闭。若想享用以炭火或液化气作为燃料的麻辣烫/火锅/烧烤等,应特别注意选择通风良好或有强制排风设施的餐馆。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启车内空调后,切勿在怠速运行的汽车内睡觉,防止一氧化碳逸散至车内,导致中毒。

(三)流行性感冒

近期我区流行性感冒监测显示,乙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提高,根据往年流感发病规律,2月份流感发病水平会有所上升。流行性感冒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在人群密集场所传播,托幼机构、学校和养老机构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建议市民平时正确佩戴口罩,用流动水和洗手液勤洗手。居室要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如果出现发烧、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需要戴上口罩,及时主动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造成病毒传播。建议老人、小孩等免疫力低的人群及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流感疫苗。

 

 

来源: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