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3-00000742 发布机构: 区卫生健康委
发文日期: 2023年09月25日 主题分类: 疾病防控
关键词:

十月防病提示

发布时间:2023-09-25 浏览次数: 【字体:

十月,国庆长假期间,市民外出游玩、就餐增多,人员频繁聚集和接触,易造成传染病扩散。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新冠和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开始流行,手足口病和水痘等常见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建议广大市民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发生。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流行,本区处于零星散发状态。新冠防护仍不能松懈,尤其是仍未被感染的人群、免疫水平已经下降的人群及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该病毒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传染力强,感染者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腹泻等,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易发展成为重症或危重病例。

建议市民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餐时使用公筷,保持居家和办公环境通风良好;践行健康的生活行为,适当锻炼,健康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就诊。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及未全程接种的民众,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接种疫苗。

(二)登革热

近期,美洲、东南亚等登革热疫区正值发病高峰期,我国云南、广东等地登革热病例流行严重。国庆长假期间,外出旅游及来沪人员增多,发生登革热输入性病例风险增加。

建议市民继续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室内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减少人蚊接触;居家环境需“翻盘倒罐清积水”,消灭蚊子的孳生地;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蚊剂等。从登革热流行地区返沪后,一旦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旅行史或蚊虫暴露史。

(三)手足口病

既往监测数据显示,我区手足口病在10月份易出现秋季小高峰,尤其是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机构,人群密集,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建议市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牢记“出门在外,防病入口;规范洗手,健康常乐”口诀。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机构应加强晨检、预防性消毒、全日健康观察等日常防护工作,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去就诊。有条件的家长应带小孩接种EV-71灭活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及其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四)流行性感冒

既往监测数据显示,每年10月份流行性感冒发病水平会有所上升,根据近期监测显示,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增加。流行性感冒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在人群密集场所或单位传播,托幼机构、学校和养老机构内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建议市民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洗手;居室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适量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出现发烧、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及时主动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造成病毒传播。符合条件者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五)水痘

10月水痘开始进入高发季节。国庆长假外出旅行返沪者增多,输入性传播风险也大幅增加,尤其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建议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加强室内通风,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加强晨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就医,待患者痊愈后方可返校、复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在水痘流行季节,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更不要到水痘病人家串门。孩子患水痘后,要居家隔离休息,暂停上学,以免传染他人,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患儿用过的一切物品及呼吸道分泌物均应做消毒处理。201481日后出生的儿童按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完成接种,其余易感者按上海市非免疫规划接种程序自愿、自费接种水痘疫苗。

(六)食源性疾病

10月,国庆长假期间市民外出游玩,聚餐活动增多,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可能性有所上升。

建议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和家庭等购买食品、原材料时选择正规厂家、正规商超,选购包装完好、标识清晰、在保质期内的产品;外出就餐和购买外卖食品,应选择正规的餐饮单位。保持食品贮存和加工的环境、器具干燥、清洁,厨房用具生熟分类,避免生熟交叉混用。熟食放于室温不超过2小时,应及时封住并冷藏于5度以下,冰箱内食物按照“熟上生下”的方式放置,避免交叉污染。冰箱并非“安全箱”,剩菜可能在冰箱中出现二次污染,吃前一定要充分热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水产品或肉制品等,食用海鲜、肉类等时,要彻底煮熟。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尽快就医。

 

 

来源: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