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4-00000034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委 |
发文日期: | 2024年01月29日 | 主题分类: | 疾病防控 |
关键词: |
二月防病提示
2月,新冠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处于高发季节,且气温较低,不良取暖方式易导致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随着新春佳节来临,市民聚餐团圆,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升高。建议广大市民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注意取暖和饮食卫生,做好个人健康的第一守护人。
(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流行,且不断有新变异株产生,本区处于零星散发状态。该病毒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传染力强,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易发展成为重症或危重病例。在流行季节,未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群、免疫水平已经下降的人群及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尤其要加强防护和健康观察。
建议广大市民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就餐时使用公筷;天冷时,需添衣保暖;每日尽量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均衡膳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出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就诊;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及未全程接种的民众,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接种疫苗。
(二) 流行性感冒
2月份我区流感发病水平会有所上升。根据近期我区流行性感冒监测数据显示,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均有所增加。流行性感冒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在人群密集场所或单位传播。
建议养老机构严格把关,对探视人员测量体温,督促其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居室勤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前往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适当运动,注意保暖,提高免疫力;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及时主动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造成病毒传播;符合条件者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三) 诺如病毒胃肠炎
2月气温仍然较低,利于诺如病毒存活和传播,诺如病毒胃肠炎仍处于多发阶段。寒假期间,培训班等集体机构活动较多,易发生聚集性疫情。该病传染性强,可通过粪-口、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传播。
建议广大市民践行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常通风,注意饮用水安全,不吃生冷食物,就餐时选择正规餐厅或外卖,食物充分加热。对餐饮工作人员、学生、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老人等进行健康教育工作,看护人员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并做好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集体单位应储备呕吐物应急处置包,对出现相关症状者要立即临时隔离,及时做好患者呕吐物、腹泻物的规范处置,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播。
(四)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根据往年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监测数据表明,2月份为该类中毒事件的高发期。我区主要以炭火取暖、不当使用液化气热水器和炭火火锅等原因造成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建议广大市民注意取暖安全,煤烟取暖要有严密的出烟口,不使用桶、盆或没有烟囱的煤炉在室内直接取暖,严禁密闭空间炭火取暖,煤炉不要放在卧室,室内多通风换气。热水器应安置于通风良好处,选购平衡式或强排式燃气热水器,淘汰烟道式和直排式燃气热水器,更换使用超过一定年限的热水器,长时间使用炭火或燃气热水器取暖的家庭建议安装报警器。使用燃气灶具时人勿远离,严防溢锅将灶火浇灭。前往以炭火或液化气作为燃料的餐馆就餐时,应注意其通风情况以及有无安装强制排风设施。切忌在门窗紧闭且空调开启的汽车内睡觉,防止一氧化碳逸散至车内,导致中毒;长途开车,定期开窗通风。
(五) 食源性疾病
2月即将迎来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市民走亲访友、聚餐增多,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建议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和家庭等注意饮食卫生,确保食材新鲜;购买食品、原材料时选择正规厂家、正规商超等渠道。保持食品贮存、加工的环境和器具干燥、清洁,厨房用具生熟分类。食物要保存在安全温度下,冰箱内食物按照“熟上生下”的方式放置,可用密封罐或保鲜膜封住,避免交叉污染。尽量按需制作食物,食物要烧熟煮透,避免食用剩菜。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水产品或肉制品等,外出就餐和购买外卖食品,应选择正规的餐饮单位。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尽快就医。
来源: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