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命交给了王医生。”这话尽管听着有点“无厘头”,但却是刘老伯的发自肺腑。
四年前,刘老伯因尿毒症合并全心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入住区中心医院肾内科病区,而结识了王蕾医生。鉴于当时老伯血毒素水平极高,随时有生命危险,“立即进行透析治疗,排除毒素,改善心衰……”王蕾给出了治疗建议。“血液透析风险太大了。”话音还未落,建议就遭到了老伯本人以及家属的反对。
不管如何解释,都无济于事。出于尊重,王蕾答应了他们药物治疗的要求。尽管治疗方案反复修改,药物使用反复调整,但老人的肾功能依旧持续恶化。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夜班出来本该回家休息的王蕾,发现老伯的尿量比平时少了,于是她留在了床边继续观察。中午时分,老人的心衰症状突然加重,好在抢救及时,躲过了一劫。
“还是血液透析吧?”王蕾再次建议,并就家属的各种担忧又作了解释,并建议:先血液透析,待稳定后再改为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的腹膜透析治疗。“听你的!”被王蕾的负责所打动,家属同意了治疗方案,并获得成功。
“今天你是一个人来的?”一个月后的一次复诊,王蕾惊讶的发现老人竟是独自一人来的,“我现在还每天买菜呢!”在了解到老人现在食欲很好时,“但一定要注意水、盐的摄入……”王蕾及时提醒道,并为他开了份详尽的食谱,还就腹透期间的注意事项又做了一次叮嘱。“好的!好的!我把命都交给你了,哪能不听你的?”老人满口答应。
怎么这么长时间啊?尽管王蕾的老病人都知道她看门诊很“慢”。病情解释、用药指导,乃至生活起居……都会反反复复“唠叨”上几遍。只因今天老伯“聊”得时间有点长,以至于等候就诊的病人提起了“抗议”。
今年八十高龄的方老先生,几年前由市区迁居到黄渡。原本,肾功能异常并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他一直在三级医院复查随诊。现在远离了市区,看病便成了最大的心病。听邻居说社区中心每周六都有中心医院肾内科专家门诊,图个方便,老先生决定试一试。
在常规的检查配药后,老先生掏出了一个小本子,上面罗列着一大堆有关疾病防治、药物治疗,乃至日常保健等问题,王蕾是有问必答。“如此的耐心细致,王医生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医生。”喜出望外的老人,“以后看病就找王医生。”与刘老伯一样,方老先生从此也认准了王医生。
自黄渡镇社区卫生中心成为腹膜透析治疗试点单位以来,每个周六的上午,都有一批“粉丝”等着王蕾的门诊。长年累月,这几乎成为了中心的一道风景。
如何让居家腹透病人更安全、更有效?随着腹透病人的增多,王蕾有了成立“腹膜透析肾友会”的想法,通过活动,在普及相关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能为“肾友们”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帮助的平台。一经提出便得到了科主任李缨的支持。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肾友们的欢迎与好评,被评为了2014年度“嘉定区十佳好人好事”。
“病人把命都交给了我,我唯有竭尽所能。”在获2015年度医院“双馨员工”称号时,王蕾坦然说道,同时,也深深明白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但她从不后悔。
(区中心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