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卫计委全面部署2016年医疗工作

发布时间:2016年3月30日

3月28日,卫计委召开2016年医疗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15年医疗工作、部署2016年医疗工作及中医工作。

 

f784654048674d81b249d77637c94cca.jpg

 

会上,卫计委副主任陆璇强调,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医疗工作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区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部署,着力“抓落实、稳推进、补短板”,以提升质量和安全为核心,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在制度创新上着力,在瓶颈难点处突破,在群众获得感上求实效。并就2016年医疗工作及中医工作作了部署。

一是聚焦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按照“5550”的改革试点任务(即推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基本医保制度改革、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改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5项重点改革和政府投入、医疗服务价格、人事薪酬、学科人才、卫生信息化等5项配套改革,并细化为50条具体改革举措)的要求,通过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初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此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切实改进医疗服务,改善百姓就医感受度。重点抓基层基础,全面推动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和推进落实,切实改善医疗服务。构建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优化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慢病长处方”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市、区关于慢性病长处方工作方案的规定,在国家、市844个基本药物的基础上,增加20%非基药品种,满足辖区家庭医生签约的慢性病人单次足量配药要求,延续二、三医院医生处方,确保病人获得连续性用药,并在全区全面推进。同时,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和评价。要建立常态长效的第三方满意度测评机制、开展DRGs应用工作;要创新服务模式,落实便民措施,推进预约诊疗工作,建设区域预约诊疗平台,二、三级医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留足够的号源用于转诊,努力做到两个50%;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试点“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制度,争取实现患者诊疗的“零排队”;要落实评估和考核。

二是聚焦医疗资源布局,补齐供给侧短板。根据市、区“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做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发展规划起草出台、院前急救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设置规划;补齐短缺资源和学科人才“两个短板”,完善产科、儿科、老年护理、康复、精神卫生、血液透析等短缺医疗资源进行完善,推广应用适宜新技术,提升医疗机构诊断水平和救治能力;积极探索儿科联合体建设,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服务同质化水平。

三是聚焦医疗质量管理,夯实医疗安全基石。要筑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基础,通过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区级质控小组建设和单病种管理,选择相关病种开展质量分析评估,推进诊疗规范化、同质化。督促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和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全员训练,深入推行风险预警与现代管理工具运用,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科学化水平;要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出成果、出人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要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做到“三个加强”,一要加强医院感染制度、队伍和能力建设,完善医院感染管理院科两级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水平。二要加强手术室、ICU、供应室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管理。三要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督导;要强化合理用药合理诊疗,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管,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单病种管理,推进合理诊疗,逐步降低公立医院药占比;要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落实国家、市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按照优质护理服务各项工作要求,组织优质护理服务督查,促进护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四是聚焦中医事业发展,发挥国粹作用。今年是实施第一轮《嘉定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个年头,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医改中的作用,探索建立融医疗保健与养老、养生服务为一体的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新模式。试点开展中医药参与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工作;要持续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开展中药专技人员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中药专技人员服务能力与水平,以及做好年轻中医药人才培养、储备;要着力加强中医药服务监管;要继续做好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大力开展中医药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工厂、进楼宇等“五进”活动;要继续推进嘉定国际中医药城区建设,推进区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建设。

 

5d1b51942ef047d0833c25595fec7864.jpg

 

会议由区中医药发展办主任苏红梅主持。委相关职能部门、公立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及各专业质控组组长参加会议。

(委医政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