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办公厅主任于学军、体改司司长梁万年等来到嘉定,先后实地考察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瑞金医院北院,调研嘉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邬惊雷,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等领导陪同调研。
在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斌主任实地查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情况。在健康e站,家庭医生翁立立详细介绍了在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并实际演示了家庭医生信息化平台,是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为辖区居民提供一系列健康管理服务(1+1+1签约、转诊、延伸处方、长处方等)的。其中,基于全面预算的综合管理平台,展示了家庭医生标化工作量执行情况,一年之内“干多少活、拿多少钱”,活干的好坏、多少都一清二楚,不但充分提高了家庭医生服务和管理的便捷性,更是激活了家庭医生的工作动力,引起了领导们的兴趣。
在饶有兴趣地察看了中心放射科区域影像转诊平台后,李斌主任走进家庭医生工作室,与“最美嘉定医生”赵晓燕医生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家庭医生工作情况,以及家庭医生助理是如何协助家庭医生完成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以释放家庭医生的生产力,进而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等情况。嘱咐赵医生要认真做好家庭医生,更好为老百姓提供服务。并与正在就诊的患者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了百姓在家庭医生处得到了哪些服务,如何通过“1+1+1”组合签约轻松预约、转诊二三级医院专家就诊,以及在社区便能享受方便、便宜的专业治疗等情况。
随后,李斌主任赴瑞金医院北院影像会诊中心和糖尿病“全专联合”会诊中心等进行调研,对医院在上海公立医院改革中所取得的成效,以及落户嘉定对嘉定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为百姓带来便捷就医服务表示肯定。
据介绍,自全面启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以来,嘉定区将上海市“1+8”社改文件的顶层设计落实在信息化建设上,依据实际工作聚焦社区“2+1”信息平台建设,包含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工作平台,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综管平台,覆盖社区管理人群的居民健康服务平台;使家庭医生能更加全面掌握居民健康信息,更加有效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扎实做好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为百姓就医带来真正的便捷。同时,结合“1+1+1”签约、延伸处方、预约转诊、慢病长处方等方法,切实有效引导居民有序就诊;通过“互联网+”区域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建设,让百姓的就医更加便捷,提高居民获得感。
为做好分级诊疗工作,嘉定区试点的“全专联合”模式,不仅提高了家庭医生的诊疗水平,而且有效解决了专家资源短缺的看病难瓶颈问题。同时也有效解决了病人有序就医的问题,使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梯度就医有了抓手,形成分级诊疗新体系。特别是“联影-嘉定区域影像诊断中心”的运行,依托区中心医院,连通辖区18家基层医疗机构;依托瑞金医院北院,连通区内7家二级医院,形成了影像诊断的分级诊疗模式,让百姓不出社区也能享受到区级、市级的同质化医疗服务。
据悉,为扎实推进嘉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嘉定区根据市社改“1+8”文件精神制定了区“1+4+1”文件,明确改革任务,完善政策设计,确保改革发展均衡性,在“人、财、物”三方面保障社改任务的推进。选择马陆镇、安亭镇、安亭镇黄渡、工业区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行先试,试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推进工作。同时,作为上海市首批乡村医生定向培养区,至2015年末,全区共招录了8批231名定向生充实到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012年起,又率先开展“3+2”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实乡村医生的实践能力和学历层次,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最后一公里”的人力资源。结合嘉定实际,政府逐年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政投入,2016年政府投入年初预算为4.18亿。迄今为止,全区完成了30个家庭医生标准化工作室建设,研发了家庭医生工作平台2.0版并在全区推广,社区综管平台分步建设,“1+1+1”签约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家庭23.67万户,签约常住居民53.22万人,常住人口签约率为34.26%。
(委医改办、马陆社区卫生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