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嘉定区召开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大会。区委副书记、区长杲云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区长李原主持会议。
区长杲云在讲话中指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事关辖区百姓健康福祉、事关嘉定社会事业发展能级。并就进一步推进嘉定区社改试点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凝聚共识,充分认清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形势和意义。社区卫生改革是深化医改的基础和关键、是全力打造健康嘉定的重要保障、是嘉定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要把深化社改,贯穿到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为全面建成“健康嘉定”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
二是把握关键,全面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重点任务。要以基本服务项目标化工作量为基础,全面建立社区运行新机制。确立社区卫生服务基本项目,确定基本项目标化工作量,依托信息化技术,确保标化工作量抓取的及时、客观、准确。并以标化工作量为基础,更重要的是建立基于标化工作量的人员配置、资源投入、财政补偿、激励分配、运行管理等机制。在财政补偿机制建立方面,不断完善区级统筹、基于标化工作量的投入机制。在目标薪酬机制建立方面,明确薪酬水平的核定,建立薪酬分配机制。在人员配置与管理机制建立方面,根据人员配置全市指导标准,明确人员配置与管理要求;以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逐步引导分级诊疗机制建立。做好“1+1+1”组合签约,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围绕家庭医生“1+1+1”签约平台,开展平台签约、预约转诊、处方延伸、慢性病长处方等,让家庭医生有更多资源支持;要发挥区域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共享效应,以专病为纽带加强二三级医院与社区的联动、加强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的联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居民就医“双下沉”,实现基层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体系宏观效率“双提升”;要发挥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平台支撑功能,通过集约化中心让社区卫生服务检验检查诊断同质化、优质化;要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通过现代技术,提高百姓就医便捷性,并通过信息化互联互通,提高服务提供和卫生管理科学化;要以夯实基层人才队伍为基础,切实提升社区居民和医务人员的获得感。
三是加强领导,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有力有序推进。发挥社改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在区医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各街镇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职责分工,加强对重大政策制定、重要事项协商、重点项目督办等方面形成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街镇和试点单位主体性和积极性,鼓励街镇积极开展特色项目、个性项目,形成街镇的改革品牌;加强社改工作督导和考核,把精力花在落实上,紧咬社改目标,细化工作方案,各街镇、各部门要把责任分解到位、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区卫计委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统筹安排,强化督查和考核,定期通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不力或进展缓慢的,要加大督促和指导力度;营造良好的社改工作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作用,积极做好社改政策的宣传解读,引导社会合理预期。主动向社会通报改革的进展情况,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争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调动各方参与社改的积极性。
副区长李原在主持讲话时要求,全面推进社改试点工作,要抓好学习贯彻,把握社改试点工作核心理念;要努力夯实基础,提高居民就医体验和感受度;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医务人员获得感和积极性。
去年6月,嘉定启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马陆镇、安亭镇、安亭镇黄渡、嘉定工业区等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上海市首批试点单位。目前,试点单位均已启动“1+1+1”组合签约服务,并完成签约平台信息化建设。截至6月底,签约居民共计1.1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9075人,占总签约人数的81.61%。试点单位还确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基本项目,建立了社区层面标化工作量体系,初步建成了社区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在社区层面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中,采取“样本先行、项目化推进”的做法: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先行实践基础上,总结形成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标准,其余社区按照建设标准模式化推进;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完成家庭医生工作平台2.0开发及慢性病长处方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为全区推广打下基础;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完善家庭医生责任目标年薪制建设,探索可全区推广的实施方案;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就医“零排队”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再造流程,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度。
区卫计委主任方云芬具体部署了全面实施改革试点推进工作。下一步,根据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区将在试点先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其余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全市第二批试点单位,全区全面推进社改试点工作。通过项目化实施、传帮带结合、标准化管理的方式,将改革试点单位分批扩大到全区。
一是强化社区卫生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家庭医生工作平台2.0建设,做实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探索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6+X”服务(外包)中心为载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为支撑的服务模式。
二是全面推进“1+1+1”组合签约。年内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1”组合签约服务将实现全覆盖,建立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区内二级医院分时预约,全面推进慢性病长处方工作,引导签约慢性病长处方的居民同时进行“1+1+1”组合签约。
三是推进试点单位内部机制建设。重点完善并全面推进社区层面基本项目标化工作量标准、基于家庭医生责任主体的全面预算管理、基于标化工作量的岗位管理制度和试点建设家庭医生责任目标年薪制机制。
四是进一步完善卫生信息支撑建设工作。重点推进社区层面“1+1+1”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完善建设、社区卫生综合管理平台、绩效考核分配平台等建设,以及区级层面综合管理平台功能完善、CA认证等项目。
五是进一步稳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一方面,推进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方位提升社区卫生“医教研”水平。以嘉定中心医院建设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契机,借鉴定向培养乡村医生的做法,开展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另一方面,制定基层卫生人才差别化政策,研究出台人才建设支撑政策,探索实施分级分类、向远郊地区倾斜的补贴政策,稳定基层全科医生队伍。
六是强化各项稳步推进社改试点的保障措施。一要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二要全程指导,跟踪推进,强化奖惩,通过定期例会、蹲点指导、公示进度等形式,对试点推进进行全程指导和跟踪推进,实行第一批试点单位“传帮带”第二批试点单位,同时将推进情况列入街镇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度考核,并积极争取试点单位的绩效工资额度等激励政策;三要加强社改宣传工作力度,总结提炼嘉定社改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形成良好群众氛围。
会上,马陆镇、安亭镇政府、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就社改工作主要做法及经验作家交流发言,分享社改特色项目建设中的经验,来自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翁立立,代表家庭医生作发言。
区府办、区相关委办局、各街镇、各医疗单位主要领导,以及医务人员代表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媒体代表参加会议。
(委基层卫生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