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治未病”保健手段,“冬病夏治”已成为广大市民防病治病的首选。7月17日是入伏的第一天,伴随着伏天的到来,区中医医院肺病科,儿科、针灸科等科室相继迎来“冬病夏治”高峰。
今年,医院有7个科室开设“冬病夏治”治疗。医院从“冬病夏治”宣传告知、诊室布局、预约就诊流程等多方面改善服务,一是加强前期宣传,借力微信平台,做好“冬病夏治”的科普宣传工作;二是对穴位敷贴和穴位注射患者实行统一预约,集中治疗,在时间的选择上更加灵活,将原来3个半天的“冬病夏治”诊疗时间调整为6个半天,减少患者排队等待的时间,满足患者需求;三是在就诊高峰时期,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针推科等科室实行“早一点 连一连 延一延”贴心服务,让就诊患者及时获得诊疗服务。
“今年是来医院敷贴的第三个年头了,敷贴后冬天再也不用三天两头跑医院了,身体状况比以前好多了”,在穴位敷贴室里,65岁的冯阿姨高兴地说道。在皮肤科治疗室,18岁的小赵正在接受冻疮的“冬病夏治”,她是典型的“肉手”,每到冬天,手上冻疮发作,痛痒难忍,小赵妈妈在微信平台获知中医医院“冬病夏治”的信息,第一时间为她预约治疗。
根据历法,2016年三伏天的具体时间为:初伏7月17日-7月26日,中伏7月27日-8月15日,末伏8月16日-8月25日,共计40天。这期间,高温“苦夏”,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用药,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穴直达病处,可促使阳虚易感外寒的病体恢复正常,使其在寒冷季节容易抵御外寒而不发病或少发病,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区中医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