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10月9日,由嘉定区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嘉定区残疾人联合会承办,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协办的“关注心理健康,共享心灵阳光”主题活动成功举办,拉开了2016年嘉定区精神卫生宣传活动的序幕。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疾控精神卫生分中心主任谢斌,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方云芬,以及嘉定区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各部门领导及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和居民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中,谢斌在对嘉定精神卫生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的同时,指出,精神卫生问题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要求,要不断深化政府主导,部门合作机制。树立“预为安纲、防为众纲、业为己纲”工作理念,强化政府公共卫生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构建精神卫生多部门合作平台;要积极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目标,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多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努力展示好上海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水平。
方云芬对精神卫生工作提出新要求。强调,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凸显,积极预防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是当前精神卫生工作应该重点加以关注的问题。号召全社会积极投身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与义务,推动保护和促进公众心理健康。希望通过宣传活动增加社会公众对精神康复知识的了解,对精神障碍疾病的认识,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活动现场,由精神障碍康复者制作的手工艺品、园艺作品义卖,吸引着前来参加活动的精神卫生工作者和社区居民代表们,纷纷慷慨解囊,买下了一件又一件作品。在一曲“回家的路”萨克斯演奏中,四位来自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极具表现力的表演、极具感染力的音色,深深震撼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并以此拉开了精彩演出的帷幕。心理情景剧《彩虹》,以精神障碍康复者突破各种困难重回工作岗位为题材的演出,令人动容、令人深思。来自“东方明珠”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民族舞,把演出推向了高潮,场内掌声阵阵,经久不息。精彩的演出,不仅展示了精神疾病康复者的真我风采,更展示了这个特殊人群的自强不息。精彩的节目,都是由嘉定区“自强”残疾人艺术团和“阳光心园”的康复学员参与编排和演出。期间,一段精心制作,全方位展示嘉定区精神卫生工作掠影的VCR,得到现场观众的好评。
据了解,一直以来,我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已逐步建立了由卫生、残联、民政、公安、综治等17个部门和12个街镇组成的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体系,建立了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
早在1990年,嘉定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行贫困精神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分级负担管理办法,住院医疗费用由区、镇二级负担。26年间,为近5000人次的贫困精神疾病患者解决了近4000万元的住院医疗费。2004年起,又率先实行为门诊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免费药物,并为有需求的患者送药上门,12年间免费服药人数由200多名逐年递增到1100多名,累计送药10万余人次,减免药费900多万元。出台《嘉定区无监护人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专项经费使用办法》规范经费使用,多方整合区内救治救助政策,加强对流浪乞讨及有危害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助力度。文件出台以来,共为36人次的无监护人患者减免住院经费近42万元)。
2008年,嘉定区成为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示范区,组建起了由医疗、护理、预防、康复、行政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具有嘉定特色的社区服务团队,通过完善服务团队工作制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团队式服务内涵。创新的团队式服务模式在国家《精神卫生法》实施情况调研组来嘉定调研时,得到国家教科文卫体副主任黄洁夫的肯定。《健康报》还以“资源够不够,关键在服务模式”为题对我区精神卫生社区团队服务作了专题介绍与报道。
2015年,凭借扎实的精神卫生工作基础,嘉定成为首批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区。分管区长任组长,卫生、综治、公安、民政、残联、人社、财政等七个部门共同参与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围绕2015年度试点工作“六个一”和2016年 “八个必须”的目标要求,全力推动试点建设工作。借力“阳光工坊”,区残联联手京东商城打造“阳光工坊官方旗舰店”,将黄草编织、嘉定竹刻、南翔小笼等康复作品推向网络销售平台,在传承嘉定特色文化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残疾人就业有效结合的同时,激发学员自助康复的潜能;搭建生态平台,秉承“生态疗愈、愉悦身心、绿色康复”的康复理念,借鉴发达国家应用园艺治疗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训练的成功经验,在区精神卫生中心内建设“心悦坊”园艺治疗基地探索开展园艺治疗项目,并通过园艺作品义卖、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开启“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康复服务新模式;积极引导扶持社会公益组织,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签约共建医务社工教学实训基地,通过招投标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造具有专业水准的精神卫生社工队伍,加快推进精神卫生社工队伍职业化、专业化。
从有关部门获悉,从10月8日到10月30日,将以“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为主题,在全区范围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活动,并以此进一步推进嘉定区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区的建设工作。活动期间,区红十字宣讲团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6场心理健康讲座,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关注度;区精神卫生中心负责组织开展,各街镇负责参与本区心理健康定向传播赛活动。同时,各成员单位,围绕本次宣传活动的主题,在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基层社区等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各街镇做好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健康知识定向传播赛组织与安全保障工作。
(区精神卫生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