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心脏手术是大手术,没想到第二天就好下床了……”一因心脏功能极差、频发心衰的住院患者,在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了先进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经一段时间的住院观察,疗效显著,至今未再发生急性心衰,不日将出院。
73岁的陆某因反复胸闷、气促住院,检查提示心脏极度扩大,射血分数仅有24%(正常≥50%),传统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心内科主任许向东及其团队细致评估病情后,决定为患者实施CRT技术并获成功。植入后第二天,患者便可下床活动。
据心血管内科主任许向东介绍,CRT是器械化治疗心衰的热点,国内大部分CRT植入都集中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鲜有开展。该技术能有效降低心衰患者住院率、猝死风险和远期死亡率,很多病人急需这种技术,但医院一直没能常规开展,现在不仅填补了这个空白,更为医院扭转了“有需无供”的局面。
CRT治疗是指在传统的双腔起搏(右房、右室各一个起电极)基础上增加了左室起搏,左室起搏电极经右房的冠状静脉窦开口,进入冠状静脉左室后壁侧壁起搏左室,配合右室起搏恢复心室同步收缩。对于心衰伴心室失同步的患者,这种治疗可以改善一部分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同时显示出逆转左室重构的作用。
目前,心内科年均出院人次达2200人次,半数以上为心衰患者,其中70%以上为中重度老年心衰患者。换而言之,CRT治疗技术的需求量非常大。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在2016年全市心脏介入质控检查中,心内科以100分的优异成绩,在全市81所医院中国名列前茅,也为该技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区中心医院供稿)